央广网

央广时评|放眼大湾区,逐梦新青年

2019-03-13 20:20:00来源:风行港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指出: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而对于港澳青年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一个可施展抱负和实现梦想的平台。港澳青年应以积极探索的态度,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追梦圆梦。
  新机遇:突破界限,融入发展大局
  香港和澳门都是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但受困于本地市场过小,创新产业滞后等因素,导致青年向上流动的机会不足。有了大湾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将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置身于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面对7,000万人口的庞大市场。
  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表示,香港的研发实力世界一流,但要变成产业,一定要靠大湾区。香港青年最关心的就业、创业,我们觉得大湾区这个框架就是最好的平台,为港澳青年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这大大拓宽香港青年向上流动的空间,在参与国家发展中成就自己。种种措施无一不是向港澳青年提供一展所长的机会,同时更显示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大湾区都是向青年开放的广阔舞台。
  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表示,澳门的年轻人未来也在大湾区内去做一些事业,包括也创建非常多的创业孵化基地,双重优惠政策的累加可以令我们的澳门年轻人有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
  新青年:善用优势,圆梦正当其时
  港澳青年需要利用大湾区的平台实现梦想,而大湾区的建设也同样离不开港澳青年的支持。港澳青年的优势,某种意义上是在“一国两制”下独特优势的体现,包括国际视野、法治意识、创新意识、诚信透明、多元包容等,这些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具有独特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
  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 姚祖辉
  大湾区是需要很多香港的专业人士的,这个是湾区里很多城市所缺乏的,所以很多香港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的用武之地,我觉得肯定是在大湾区。
  人才是现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这表明未来大湾区内的人才融合,必然会有更多的政策引导,对于想要到内地发展的港澳青年来说,可谓是绝佳时机。港澳青年应抓紧机遇,乘势而为,发挥自身所长,配合大湾区所需,将自己的梦想与大湾区的发展联系起来。
  新思维:消除疑虑,开拓广阔空间
  香港青年协会旗下的青年创研库调查显示,近6成香港受访青年愿意到大湾区考察或实习,一半人愿意到大湾区创业,但只有约3成人愿意常驻大湾区,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发展既充满期盼,亦有所顾虑。由此可见,有些青年对在大湾区就业、创业所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更积极全面深入了解,打破融入大湾区的心理和认知障碍,勇于到大湾区开创新天地。 
  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小丽说,最近我也和一些澳门高中生聊过,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有了大湾区的规划,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在内地读完书,然后就直接留在内地发展。比如读了生物工程专业,现在有很多产业园区和生物工程公司的研究中心都在内地开设,这就给了学生多一个选择职业的机会和渠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承载港澳青年创业梦想的舞台已经搭好,港澳青年如何追梦,取决于有无北望湾区的视野,有无开拓人生的勇气,有无善用机遇的眼光和心思。祝福港澳青年在大幕拉开之时,抓住时代的机遇,青春不悔,圆梦大湾区。
编辑: 郅怡婧

央广时评|放眼大湾区,逐梦新青年

香港和澳门都是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但受困于本地市场过小,创新产业滞后等因素,导致青年向上流动的机会不足。有了大湾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将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置身于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面对7,000万人口的庞大市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