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西部支教我的青春别样美

2018-10-27 12:31:00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报道)39岁的侯朝茹至今都不敢相信,18年前启程赴疆时,在她心里想的那个远方,会有如此遥远。

  如今,远方成了家,家成了远方。

  近日,来自河北保定学院的西部支教老师侯朝茹和她的校友们,一起登上了央视《焦点访谈》,他们18年的坚守,让所有的观众为之动容!

  18年前,来自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优秀毕业生,一起报名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小城——且末,18年来,除一人因父母需要照顾返乡工作,其他的14个人全部扎根且末,把且末当做自己第二个故乡,将青春与汗水洒在祖国西部的三尺讲台上。

  正如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时所说,“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2000年7月,侯朝茹和她的同学们毕业留念。(资料图片)

  且末教育史上的前所未有

  时光倒回,那是2000年的春天,且末县因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专门来到内地招聘教师。之前,他们去了很多大学招聘,都失望而归。

  当他们来到保定学院时,没想到的是,保定学院竟有100余名优秀学生报名。

  本来计划招聘七八名教师,最后竟把名额增加到了15名。河北的高校一批就有15名毕业生志愿到且末任教,这在且末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15人中,6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当年河北省优秀毕业生。在河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选择,西行是为了实现支教理想。

  最终,这15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郑重签订了赴新疆就业协议书。之前,这15个孩子都从未去过新疆,更没有听说过且末……

  2000年,保定学院的西部支教学生抵达且末县。(资料图片)

  火车走了两天一夜,从库尔勒下了火车后改乘汽车,汽车又走了两天,穿越沙漠公路,整整5000公里的漫漫征程,这是从保定到且末的距离,带给侯朝茹的概念。

  从第一次看到沙漠的激动,到一路走去全是沙漠的荒凉,他们的心也从开始的豪情万丈变得焦虑起来。

  空阔寂寥的漫漫黄沙,一望无际,没有任何绿色,也没有任何生机。当所有人的心情快跌入低谷时,他们看到了一块牌子:征战“死亡”之海,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这块牌子深深震撼了同学们,李桂芝回忆说:“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只要努力,沙漠也能变成绿洲?”

  《焦点访谈》:奋斗新时代 到西部去教书(点击查看视频)

  沙尘暴送来见面礼

  8月12日,这15名怀揣着“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梦想的年轻人来到且末二中报到。

  写着“热烈欢迎河北大学生到且末任教”的大红横幅,洒了水的近百米土路,站在校门口夹道欢迎的全校老师、教育局领导和县领导,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忘记了旅途的劳顿。

  “黄土垫路、净水泼街”,大家心里明白,这是迎宾的最高礼遇!

  也是从那一刻起,这百米路也成了这些年轻人决心用一生要走的路——扎根且末,奉献青春!

  没想到,“沙漠边城”很快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刚到且末几天,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间昏暗下来。一场沙暴漫天而来,室内能见度不到2米,到处是呛人的土味。正在上课的候朝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瞬间呆住了。

  身处沙漠边缘,沙尘总是这样毫无征兆地前来探访。然而,挑战不止如此,一段时间后,干燥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嘴唇干裂、咽喉疼痛、流鼻血……

  离家万里,环境恶劣,侯朝茹和李桂芝都坦诚,其实每个人都曾想到过离开,但却没有人舍得离开!

  一副无比珍贵的眼镜

  在且末县阔什萨特玛乡小学幼儿园当幼师的周文绯,至今还记得侯朝茹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她珍藏着当年侯朝茹给她配的眼镜。

  “上高中时家里条件不好,侯老师没少照顾我和我哥,高三时侯老师给我俩花1300多元配了最好的眼镜。”周文绯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戴着那副眼镜,“它对我来说珍贵无比”。

  周文绯总说是“侯老师们”的坚持改变了她的一生,成为她坚定回到且末的理由,如今她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候朝茹接受《焦点访谈》节目的采访。

  对于侯朝茹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听到学生们的好消息。

  今年国庆节期间,侯朝茹曾经的学生努日曼古丽 ·伊敏从印度尼西亚打电话向她问候。原来,努日曼古丽在那边的孔子学院教授中文,并已定居在那里。

  在侯朝茹的印象里,努日曼古丽是个内向的女孩,家庭贫困,但学习刻苦用功,就在高三那年,她的父亲因病去世。

  当天夜里,侯朝茹赶到她家,把她搂在怀里,像母亲一样安慰她,鼓励她做生活的强者。

  在侯朝茹的鼓励下,努日曼古丽振作起来,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三个香梨的温暖

  李桂芝也曾被学生艾尼江的母亲送来的三个香梨,甜了12年。那一年,家庭贫困的艾尼江交不上300元学杂费,李桂芝担心孩子就此辍学,自己掏腰包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几天后,艾尼江的母亲来到她的办公室,从口袋里掏出三个香梨,郑重地递给她,“老师,您吃!”

  “那三个香梨,是我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李桂枝说,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温暖了此后的每个日子。

  中考时,艾尼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深圳内高班。告别时,艾尼江抱着李桂枝哭着说:“老师,我舍不得离开你!”

  李桂枝接受《焦点访谈》节目的采访。

  2000年,李桂枝离开保定学院到且末支教时,荀轶娜刚刚考入保定学院。三年后,她循着学长、学姐的足迹来到且末,成了李桂枝的同事。

  这位清秀美丽的英语老师,刚来到且末三个多月,有一天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嗓子发不出声音了。

  “当时我感到很害怕,很焦虑,学生们看着我,教室里安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都能听到,这是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一节课。”荀轶娜说。

  那天,她对着孩子们哭了,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从此,她戴着耳机、挂着扩音器上课!

  之所以坚持下来,荀轶娜说,是因为老师的责任,也因为对学生的爱。

  “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开阔了视野,很多学生又回到且末,成了我的同事,在这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荀轶娜说。

  没有家人的地方,却多了一群亲人

  乌斯曼 ·卡斯木说,他的国家通用语言是保定学院的支教老师王伟江教的。

  2003年,乌斯曼 ·卡斯木调入且末县中学,与2000年到校支教的王伟江一起教体育,同一个办公室。

  当时,乌斯曼 ·卡斯木不懂国家通用语言,王伟江听不懂维吾尔语。两人交流,全靠比划。

  “能相互听懂说的话,才能交朋友。”王伟江把相互学习语言的想法比划给乌斯曼·卡斯木,两人一拍即合。

  15年过去,两人不但能够用国家通用语言和维吾尔语交流,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逢年过节,两家人都要相互串门互致问候。

  “就像一家人一样,他借给我几万元,都不让打欠条。哈哈!”乌斯曼·卡斯木豪爽的笑声,流露的是血浓于水的真情。

  类似王伟江和乌斯曼 ·卡斯木守望相助的故事,在这里并非个例。

  端午节古丽努尔 ·卡斯木(中)带女儿到侯朝茹(右一)家里做客。(资料图片)

  手抓饭、拉条子、薄皮包子……侯朝茹在同事古丽努尔 ·卡斯木家,吃遍了这些新疆特色美食。而说起侯朝茹做的新疆大盘鸡,古丽努尔 ·卡斯木则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当年,侯朝茹在学校第一个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她的带动下,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古丽努尔·卡斯木也考取了资格,成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我们在朝夕相处中,就跟姐妹一样亲。”古丽努尔 ·卡斯木说。

  “离了众人会迷路,团结才能见光明。”这句维吾尔谚语,是古丽努尔 ·卡斯木教给侯朝茹的。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侯朝茹和她的校友们,和各民族的同事们,不仅用言行践行着民族团结的真谛,还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里。

  背后的故事

  侯朝茹的丈夫庞胜利,也是第一批前往且末的十五人之一。这些年,夫妻俩把情与心都献给了且末,对自己的父母亲人,侯朝茹却充满愧疚。

  自从2005年做了母亲之后,她才慢慢理解了。当年母亲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她的选择。

  侯朝茹答应父母,路途再远,寒暑假一定回家。

  她的校友周正国的传奇是,不仅自己扎根且末,还带来了一个保定姑娘一起建设新疆。

  2007年,他回家探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当地中学教学的刘庆霞,短短一周,两人闪婚,刘庆霞追随他的脚步来到新疆塔城支教。3年后,刘庆霞调到且末,一家人幸福团圆。

  周正国和少数民族学生们一起过端午节包粽子。(来源人民日报官微)

  2002年来且末支教的赵艳菊,两年后又把同是保定学院毕业的弟弟赵保国也召唤到了且末,姐弟俩成了同事。如今,赵艳菊、赵国宝姐弟俩都已在且末成家立业。

  总书记的回信

  2014年,侯朝茹、李桂枝和同学们,转眼已经在新疆且末待了14年了,他们商量着,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他们在新疆的学习和生活。

  写这封信,就是想把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坚守,他们十几年来扎根西部的信念表达出来,他们从未奢望过会收到总书记的回信!

  惊喜来的那么突然,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里写的那样:你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你们的坚守、你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18年来,河北保定学院毕业生们坚守在且末的三尺讲台,将青春的汗水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点亮了沙漠边城的烛光,也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18年来,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的胸襟,用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耕耘,为孩子,为祖国的明天,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18年来,这些可爱的面孔经过岁月的磨砺,如同胡杨、梭梭一样,深深地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之上,为这片土地带去了无尽的生命力。

  他们是榜样,更是一种号召!

编辑: 孙永政

西部支教我的青春别样美

39岁的侯朝茹至今都不敢相信,18年前启程赴疆时,在她心里想的那个远方,会有如此遥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