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全国平均气温较同期偏高 专家解释为何感觉比较冷

2018-01-24 07:44:00来源:人民日报

  说是暖冬,为何感觉挺冷

  寒潮来袭,多地积极应对,确保春运安全畅通

  俗语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节气进入“四九”,日前多地遭遇大风降温,让人直呼“这个冬天好冷!”这一波冷空气的影响会持续多久?这个冬天真的格外冷吗?春运将至,雨雪天气会不会影响交通状况?

  中东部将出现持续低温冰冻,陕豫鄂苏皖等地有强降雪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受强冷空气影响,22日至23日白天,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先后出现4—6级、阵风7级左右的偏北风,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以及黄淮、江淮和江汉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了6—10℃,北方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

  随着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预计23日夜间至26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5℃,部分地区偏低6℃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南部至贵州南部一线。27日至31日,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气温还将有所下降,并继续维持偏低状态;30日至31日,最低气温0℃线继续南压至福建北部、广东北部到广西北部一线。预计23日夜间至28日,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及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另外,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冻雨。

  记者从山东省气象部门了解到:22日起山东省迎来10℃左右的降温,60多个县区市出现雨雪,威海、烟台等胶东地区银装素裹。气象部门预计25日山东将再迎一股强冷空气,省内大部地区的气温或将再创新低。

  贵州省从23日起自东北向西南逐步降温,降温幅度较大,可达寒潮天气标准。贵州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杜小玲介绍,预计23日至25日,贵州东部及北部气温降幅达8—12℃,25日至26日,中西部气温降幅达12—15℃。降温伴随降水,降水以冻雨为主,伴随有凝冻及道路结冰。

  23日起,湖北今年以来的第二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过程拉开帷幕。24日开始到月底前,湖北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逐渐下降并维持在0℃以下,31日前后极端最低气温北部-8至-12℃,南部-4至-7℃。低温冰冻持续时间达7至9天。预计25日武汉将迎来强降雪,累计积雪深度或达15—25厘米。1月上旬,湖北已遭遇一轮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气象专家分析,相较于上一次雨雪过程,此次湖北降雪范围更广、冰冻持续时间更长、最大积雪深度与上次过程相当。

  这次寒潮有啥特点?张芳华表示,此次天气过程具有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降雪量大、雨雪分界线更偏南等特点。气象部门建议,将出现降雪或冻雨的地区需加强公路、铁路、机场和城市交通的疏导和应急管理,做好能源的供应和调配工作,防范设施农业、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等遭受大风和寒害、冻害。

  春运期间冷暖波动较大,各地多举措保交通安全

  历史资料统计表明,春运期间正值冬春转换时段,是低温、雨雪、冰冻、大风、雾霾等气象灾害的多发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表示,经相关部门共同研判,今年春运工作面临新形势、呈现新特点。

  第一,2018年春运客运量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客运总量增速放缓但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铁路、民航运输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第二,今年春节时间较晚,节前客流相对平缓,节后探亲、旅游、学生、务工客流叠加,高峰时段运输保障压力加大。第三,近几年自驾出行持续增多,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任务加重。第四,冬春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旺盛,客货统筹难度较大。第五,气温的波动对油气资源的进口、加工、运输、调度等影响非常大,春运期间油气资源的调度对气象服务提出较高需求。

  国家气候中心初步分析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气候条件总体稳定,但局地天气复杂、不确定因素多。春运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但冷暖波动较大,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差。

  为应对恶劣天气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多地提前准备,积极应对。

  贵州省气象局及时向交通、民政、电力等部门报送《气象信息报告》,建议做好交通监管和防寒保暖等应对工作。各级基层气象部门正加大基础设施巡查检修力度,在瓮安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攀爬上10米高的风塔除冰,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在贵阳市,高速交警方面将持续开展抗凝巡查和预防性撒盐除冰。贵阳交警部门提示旅客,近日起到春运期间尽量选择飞机、火车、高铁等方式出行,如确需选择公路出行,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及交警提示,为车辆做好防凝准备,谨慎驾驶。

  截至目前,山东省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了超过百条气象灾害警报与预警信号,包括寒潮蓝色预警、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因雨雪等原因,山东多条道路封闭或限行,同时为确保安全,铁路部门对京沪高铁部分旅客列车限速运行,有部分列车晚点。山东是农业大省,目前正值越冬温室蔬菜成熟上市,以及茄果类、瓜类蔬菜育苗管理的关键期,雨雪降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山东多地气象部门加强针对冬季强降温、霜冻、暴雪、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帮助农户度寒。

  湖北省减灾委办公室已于23日15时启动省级救灾预警响应,要求各级减灾委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包括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制定应对工作方案、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提前组织群众避险、准备救灾物资等,同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救灾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落实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响应机制。

  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专家解释为何感觉比较冷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入冬以来,我国共出现7次冷空气过程,其中1月上旬,中东部地区连续遭受两轮大范围、强雨雪袭击。受冷空气影响,全国有31县(市)出现极端降温事件,4县(市)日降温突破历史纪录;有46县(市)出现极端低温事件,3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纪录。1月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强,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5℃。预计2月上旬,中东部地区气温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北方地区降水稀少,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

  不过,截至目前,从全国平均情况来看,这个冬天并不算“冷得异常”,甚至偏暖。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冬季以来(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21日),全国平均气温为-3.1℃,较常年同期偏高0.9℃。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北中部及内蒙古中部、山东中部、新疆南部、青海大部、西藏、四川西部、云南北部和西部等地偏高1—4℃,西藏局部偏高4℃以上;黑龙江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等地气温偏低。全国平均降水量20.3毫米,接近常年同期(19.6毫米)。

  为什么大家的感受和气象数据不一致?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宋文玲解释,入冬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较常年偏多,冷空气强度也较强,有强降温降雪过程出现,大家感觉比较冷。但是冷空气过后,回暖比较快,因此去年12月下旬和今年1月中旬都较常年偏暖一些,而且我国西部地区整体都较常年偏暖。“就平均而言,入冬以来的全国平均气温,仍然较常年同期偏暖。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在某些地区也可能偏冷,所谓的偏暖是一个平均的概念。”

  (本报记者 赵贝佳 汪志球 程远州 王 沛)

编辑: 郅怡婧

全国平均气温较同期偏高 专家解释为何感觉比较冷

随着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预计23日夜间至26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5℃,部分地区偏低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