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行稳致远新航程】记者手记:阿普莎拉之舞

2018-01-23 09:13:00来源:央广网

  吴哥窟浮雕上的阿普莎拉仙女

  2010年,中国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与柬埔寨文化部门合作,在吴哥窟所在地暹粒推出大型舞蹈史诗剧《吴哥的微笑》,让尘封数百年的历史和文明在舞台上重新复活。

 

  这个中国文艺院团第一个海外驻场演出项目探索出了“国际元素、中国创意、中国制造、中国运营”的成功经验,也为当地的柬埔寨民众创造了新就业机会。

  小余是《吴哥的微笑》中饰演阿普莎拉仙女的柬埔寨演员。

  在成为《吴哥的微笑》舞蹈演员之前,小余也在一家当地的小剧团跳舞,每个月挣四十多美金。现在的收入是210美金。(当地月薪大概是150美金)

  记者采访小余的母亲

  小余的母亲很为女儿骄傲。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小余的这份工作,央求她让小余去教自己的孩子跳舞。母亲心疼女儿,怕她累没有答应。

  记者想看看小余小时候的照片,小余自己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母亲默默地翻了出来,让她很惊喜。

  母亲以前在服装厂工作,她最得意的是看着女儿美美地穿上自己做的衣服跳舞。

 

  说起自己的公务员男友,小余总是会掏出华为手机,对着他的照片腼腆地笑。

  以前收入低,没有办法分担家庭的担子。现在小余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不久前,小余和家人搬到了现在这套更大的房子里。

  记者和小余的家人在一起

  小余骑上摩托,穿行在城市里,浑身散发着摩登气息。

  《吴哥的微笑》演出时间是在晚上,只需要工作三个多小时。为了不浪费多余的时间,小余白天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还能再有一份收入。

  在登上《吴哥的微笑》舞台之前,很多演员都是服务员、营业员、“嘟嘟车”司机,他们原本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现在的他们成了舞台上的艺术工作者,有了不错的收入,微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脸上。

  登台前的化妆

  很多像小余一样的柬埔寨平民,

  因《吴哥的微笑》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并对未来怀有梦想。

  “微笑的面对生活,就是一种坚强,不软弱。”这是小余对微笑的理解。在这个尚没有摆脱贫困的国家,《吴哥的微笑》给小余最大的收获也许就在于此。

 

  管理和运营《吴哥的微笑》演艺项目的暹粒演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开庭介绍,中国文化产业带给柬埔寨的不仅仅是好的文化产品,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吴哥的微笑》不仅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演艺人才,也在培育企业高管,为下一步向周边国家拓展储备管理干部。

  《吴哥的微笑》已走入第八个年头,当年的这台颇具“破冰”意味的舞蹈史诗剧,意外地激活了暹粒的大型演艺市场。此后,更多中国、泰国、欧洲等地的演艺项目纷至沓来,为世界各地来这里的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文艺产品,也改变了《吴哥的微笑》一枝独秀的面貌。

  不久之后,一座多元业态的吴哥文化创意园将在小余家的附近破土动工,它由深圳华侨城增资扩股后的云南文投集团投资建设。在“一带一路”这座宽广的舞台上,更多的“阿普莎拉仙女”将绽放美丽的笑容,在此共舞。

  撰文:谢喆

  采访:谢喆 郭婕妤 李觐如

  摄影:李觐如

  记者手记:

  柬埔寨人天性淳朴、善良,也带着腼腆和羞涩。而当小余不加思索地说出自己对微笑的理解是“坚强、不软弱”的时候,我甚至难掩内心小小的激动。《吴哥的微笑》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异国他乡的草根平民发现了自己身体里原生的美,学会用美去创造价值、改变生活,并因此变得自信和快乐。这是对“民心相通”更高层次的诠释。

  柬埔寨给人一种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似曾相识。和很多在此创业的中国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特别有一种过来人的心态,真诚地希望把自己探索出来的道路分享给正在寻路的人。人类命运相互依存,不同文明彼此欣赏,并携手努力,让世界更加美好。

  ——谢喆

编辑: 巩盼东

【行稳致远新航程】记者手记:阿普莎拉之舞

2010年,中国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与柬埔寨文化部门合作,在吴哥窟所在地暹粒推出大型舞蹈史诗剧《吴哥的微笑》,让尘封数百年的历史和文明在舞台上重新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