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慈善法施行一年 "互联网+慈善"作用凸显

2017-09-01 15:29:00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韩家慧)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我国首部慈善法施行一年来,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慈善组织动员社会捐赠的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17年8月底,各级民政部门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2109家,其中给予公开募捐资格的513家;去年慈善组织募捐额达800亿元。

  随着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的逐渐展开,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了慈善组织认定登记、公开募捐资格审批、慈善信托备案、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工作。到2017年8月底,各级民政部门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2109家,其中给予公开募捐资格的513家;慈善信托备案37件,信托合同规模约8.4亿元;民政部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110家,其中给予公开募捐资格的61家。

  慈善组织动员社会捐赠的能力明显提升,从2006年前每年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都超过500亿元,2016年达到了800亿元。

  慈善活动形式多样,作用发挥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慈善”蓬勃发展,慈善组织在脱贫攻坚、急难救助、救灾抢险等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慈善组织“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志愿者踊跃参与慈善服务。截至2016年底,我国志愿服务组织总量超过30.6万个,志愿服务站点超过15万个。2017年6月,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5000万人,注册志愿团体已超过43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9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8.5亿小时。

  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民政部通过公开遴选指定了首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了“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和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完成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探索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或社会救助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进救助部门与慈善组织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强化救助资源统筹使用,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

  据悉,慈善法颁布后,与慈善法相衔接的《志愿服务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修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慈善组织认定登记、公开募捐管理、慈善信托管理、慈善活动支出、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志愿服务都有了细则规范。

  尽管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慈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培育扶持政策不足,假借慈善名义的活动频出,事中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下一步,民政部将继续强化慈善信息公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基础基层力量,夯实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着手,扎实做好慈善工作,努力推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朋友圈里的个人求助信息,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李波巡视员表示,个人求助属于民法调节的范畴,不属于公益慈善,但是国家并未禁止;鼓励有困难的群众向慈善组织寻求帮助以获得更广泛的救助。

  相关阅读:

  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启动 表彰名额150个

  9月1日,在慈善法施行一周年之际,民政部正式启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据悉,本届“中华慈善奖”的最终表彰名额为150个,其中慈善楷模30名、慈善项目(慈善信托)50个、捐赠企业40个、捐赠个人30个。中华慈善奖是我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主要表彰在我国慈善活动特别是扶贫济困活动中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个人、单位、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

编辑: 巩盼东
关键词: 慈善组织;互联网;作用发挥;信托

慈善法施行一年 "互联网+慈善"作用凸显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我国首部慈善法施行一年来,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慈善组织动员社会捐赠的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17年8月底,各级民政部门共认定和登记慈善组织2109家,其中给予公开募捐资格的513家;去年慈善组织募捐额达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