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发展草牧业 铺就绿色致富路

2017-07-17 19:34:00来源:新华社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湛蓝色的天幕下,随风翻滚的“草海”绵延至天边,牛羊如星辰般散落在远方,宛若一幅动人的画卷。

  望着自家的百亩草场,牧民赛罕和希格心中乐开了花。谁能想到,就在前些年这片草原还曾面临被黄沙吞噬的危险。他回忆说:“2010年时因为干旱和超载放牧的影响,我们周边的草场已经和科尔沁沙地连在了一起,稀稀拉拉的草根无法喂饱牛羊,牧民的生活很辛苦。”

  据当时的草原普查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渍化,中度以上的“三化”草原面积已接近60%。为了彻底改变这一面貌,当地提出“生计兼顾生态,治沙与致富共赢”的发展思路,2011年起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方式,每年种植苜蓿草20万亩,如今规划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7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节水灌溉紫花苜蓿种植区。

  赛罕和希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年收割苜蓿草3-4茬计算,年平均产干草750公斤/亩,苜蓿草市场价格约为1600元/吨,家里的300亩草场仅出售干草一项就能收入36万元。记者了解到,去年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年产量超过60万吨,实现产值近11亿元。

  长期关注草牧业发展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显国认为,阿鲁科尔沁旗只是内蒙古草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推动草牧业发展不仅对草原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种草带动草食畜牧业提档升级,还能够有效帮助广大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

  为尽快构建起集“种草-制草-养畜-加工”于一体的草牧业完整产业链,内蒙古编制了《牧草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从2015年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奖励资金中拿出1亿元用于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工作。目前,已逐步形成粮、经、饲三元结构,采取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养殖模式,通过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引草还田,草田轮作,种植苜蓿、青贮玉米等措施,发展草食畜牧业,实现种养业协同发展。

  2016年内蒙古草牧业发展成绩斐然,全区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44%左右,草原生态水平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最好水平。同时,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领跑全国,牲畜超载率维持在10%的较低水平。在草食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肉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羊绒制品等领域涌现出众多知名企业,其中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草牧业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需严格按照草原生态状况和承载能力,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记者彭源)

编辑: 王丹蕾
关键词: 内蒙古日报;致富路;新实践;治国;阿鲁科尔沁旗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发展草牧业 铺就绿色致富路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湛蓝色的天幕下,随风翻滚的“草海”绵延至天边,牛羊如星辰般散落在远方,宛若一幅动人的画卷。2016年内蒙古草牧业发展成绩斐然,全区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44%左右,草原生态水平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