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文学作品就不该较真吗

2017-03-24 07:51:00来源:南方日报

  近期,网络上有人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提出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在新版教材中,将不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文章。

  早在2009年,已有几位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文章讲的是,爱迪生7岁时,母亲在夜间突发阑尾炎,彼时尚无电灯,光照成了手术的大难题,不过聪明的爱迪生通过镜子反射烛光,解决了光照问题,让手术顺利进行,最终救了妈妈一命。据考证,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时还不存在阑尾炎手术,因为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出现于1866年。稍微爬梳史料会发现,故事最早样本源于美国1940年一部名为《小汤姆爱迪生》的电影,电影情节纯属虚构,影片中爱迪生独自一人救下妈妈,较之后来的版本更加不真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故事,几经辗转,最终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有种观点认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属于文学作品,既然是文学作品,便应容得下虚构,不必过分较真。文学作品就意味着虚构、杜撰吗?面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回答。但在不少人潜意识里,却的的确确将文学等同于“不真实”。“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暧昧不明的概念,究竟将哪些题材的作品纳入其范畴也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像纪实性散文、回忆录、名人传记等属于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对真实性的要求都相当高。回到《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文章开宗明义提到主人公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大发明家爱迪生,而不是张三李四王五,这就说明,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不具有普遍性和可替代性,仅仅是爱迪生一人的小故事。有专家认为,像《爱迪生救妈妈》这样的文章初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勤于动脑。这种观点与认为“文学作品本质乃是虚构”并无区别,即为了达到必要的教育目的,适度虚构总是允许的。然而从逻辑角度分析,如果教材选文不承担考据、确认事实的责任,那么就难以担负思想教育的义务。这实际上涉及到人们对语文教材功能的认识差异。

  除了教人识字断句,语文教材还应具备哪些功能?特别是对几乎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小学生而言,语文教材显然不只是一本字典,它还要为读者介绍这个世界的基本常识。笔者仍记得自己读小学一年级时,教科书第一篇课文便介绍了不少省会城市名称,那一瞬间突然感觉世界变大了。如果非得给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下一个定义的话,恐怕没有比“启蒙”更合适的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启蒙就是让人类懂得如何自觉使用理性。言下之意是说,启蒙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明辨是非,知道何为真、何为假,不盲信权威。对于大脑犹如一块白板的小学生而言,教材中的课文除了教授他们遣词造句的知识外,还向他们普及了基本的历史、社会、政治等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他们将来学习的基础,为其日后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做了铺垫。小学语文教材有点类似于一部精简版的百科全书,正因为其中知识驳杂,不同学者才会对其做出不同定位。像《爱迪生救妈妈》这样的文章,学生从中汲取的绝不只是抽象的精神启示,它也是学生了解爱迪生其人和人类科技史的钥匙,是学生后续学习相关知识的起点,在谬误已被发现的情况下,若依然视若无睹,只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利于他们明辨是非能力的养成。

  认为文学作品就不需要较真,是一种肤浅的认识。考虑到语文教材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已发现的问题,理当速速修改,断不可拖延不决。

编辑: 孙丁玲
关键词: 文学作品;爱迪生救妈妈;课文;人教版;手术;选文;阑尾炎;小学语文教材;小汤姆爱迪生;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