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让新闻更有时代温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

2017-02-17 20:58:00来源:重庆日报

  编者按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重庆日报采编人员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坚持强化“四个意识”的认识高度,以实际行动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努力成为让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同年3月,本报启动“寻找身边的尹明”大型寻访活动,动员市民、读者共同寻找“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尹明”式人物。一年多来,许多“身边的尹明”跃然纸上,让报纸充满着“时代温度”。

  关键词:

  寻访

  2000年1月5日,本报刊发了丰都小女孩谷巧玲因贫失学的新闻,后来,一位叫尹明的读者就寄来汇款单,让重庆日报代为转交,并要资助她。

  这一寄,就是16年,从未间断。2007年起,尹明又开始资助另一位小女孩王迎春。

  从第一张汇款单开始,本报就承担了转交汇款的任务,而这一任务,也成为重庆日报创刊60多年来延续时间最长的“超级任务”。16年了,我们从没见过这个人,甚至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

  2016年3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报启动“寻找身边的尹明”大型寻访活动,试图将这个重庆市“爱心符号”的能量无限辐射、扩散。

  关键词:

  感动

  寻访启动后,效果意外的好,各个镇街、村社给记者打来电话,推荐他们身边的“尹明”。

  于是,在慈善会、红十字会隐姓埋名捐款的许许多多爱心人士、每天给托老所送糕点的蛋糕店老板、车祸现场救人的好心夫妻、15年为邻居义务修理的廖师傅、每月固定为老人理发的年轻理发师、为邻里提供聊天“据点”的杨大爷、轮流照顾摔伤老人的好邻居、义务帮邻居接小孩放学的“爱心婆婆”、烈火中救出一对双胞胎的协警队员等一一亮相与读者见面了。

  2017年1月,记者在江津区寻访到的8旬老人魏澹,是这些寻访对象中,最接近“尹明”形象的一位。魏老热心助学,20多年来捐款20万余元,资助103名孩子圆了读书梦。

  面对记者的疑惑,魏老笑着否认了“他是尹明”的猜测。“我是不是他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做出共同选择的好人越来越多。”

  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是新闻人“职责使命论”的生动注解。于是,本报将大量版面留给这些普普通通的重庆人,就是要传递一个信号:好人点燃爱的火把,你我他来传递下去。

  关键词:

  共鸣

  近20位“身边尹明”见报后,引起社会巨大反响,读者们不仅“点赞”,还纷纷推荐他们身边的“尹明式”好人。

  “‘尹明’无处不在,他们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人。”在江北区工作的“90后”叶诗媛说,“尹明”可能是农民、教师、村医、警察、个体户、普通员工,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勾勒出大写的“人”字,可学、可亲、可敬。

  渝中区志愿者刘洪希说,一个“尹明”力量有限,十个、百个、成千上万的“尹明”汇聚起来,就能汇成爱心的洪流,让社会变得温暖。

  潼南区机关干部晏红鸿认为,“尹明”们看似微小却感人至深的善行义举,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这种好人的力量,贯穿各个领域,对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程参与寻访活动的一名记者说,她坚定地相信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她愿意为了传递这一份正能量做一个有温度的新闻人。

编辑: 龙明洁
关键词: 尹明;重要讲话;总书记;新闻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