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理上网来·热点解析】治理雾霾亟需科学统筹

2017-02-16 20:17:00来源:人民论坛网

  治理雾霾不仅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切实践行,也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近两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严重雾霾天气,如果不认真对待,必会进一步影响到公众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由此可预见,今年的两会,雾霾的治理也将成为焦点话题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雾霾并非中国独有现象。19世纪,英国伦敦曾经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上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也曾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国外的经验表明,治理雾霾一般需要30年的时间。中国的雾霾治理或许无须30年,但在短时间内,吃惊、担心、害怕、甚至抱怨都不能解决问题,公众应该以更加科学、理性的心态看待治霾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因此,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加强科学统筹,形成合力十分必要,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注重科学指导,科学分类、科学施策,不能盲目蛮干。特别是应对雾霾上,我们既要对科学家保持信心,也要保持一定的耐心。除了在汽车尾气、燃煤、工业排放等领域加强科研削减大气污染物外,针对一城市或一区域的雾霾治理,能否类似“人工降雨”实施“人工降霾”,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清除较高浓度的污染物,最大限度改善空气质量。科研领域应对各种单因素污染及相关复合型污染,建立完善污染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寻求治理上的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雾霾治理需要发挥科技的“先锋”作用。目前,不仅是长期从事大气污染研究的科技人员在关心颗粒物污染,很多原来属于其他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也转向雾霾相关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需求,各级科研部门也高度重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的研究,切实承担国家战略科研力量的历史责任。现在,全国很多单位在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相关的技术,比如燃料脱硫、脱氮、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净化技术,以及雾霾污染的基础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高校是重要的参与者。

  治霾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科学统筹治霾并非仅仅是采用一些先进设备进行巡查这么简单,而需要综合施策、协调联动、久久为功。科技在发展,治理雾霾的手段肯定也会越来越先进。作为科研机构要加大力度研究雾霾的成因、物理状态、凝结形态等进行对症下药、直接开刀。各级各部门也应结合供给侧改革要求,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加强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育,不断强化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源,提高社会意识。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雾霾污染的复杂性,大气污染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制定大气污染控制长期规划,分期实施。此外,我们现在执行的大气细颗粒物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初期阶段目标,以后要求会不断地提高,所以环保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要科学技术的创新支撑,同时也应随时调整,以使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国家发展的最优化。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下,在科学统筹的大力保障下,“山清水秀风光好,天蓝海清如画来”的美好画卷将舒卷开来。

  (作者系人民论坛网特约评论员)

编辑: 王文伟
关键词: 雾霾;大气颗粒物;科学指导;先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