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汴绣皇后”王素花:60年“针不离线,线不离手”

2017-02-15 22: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开封2月15日消息(记者高艺宁)“宋之间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知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汴绣也称“宋绣”, 起源于北宋,是我国著名的绣种之一,它以绣制中国名画、古画著称于世,绣品古朴、典雅、细腻。

  在河南开封,一提到汴绣,人们就会想到王素花。甚至有人说:“汴绣因王素花而辉煌”。 在内行人眼里,王素花的刺绣作品针法细腻、造型生动,人物、花鸟、亭台楼阁无所不精,所绣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年过八旬的“汴绣皇后”王素花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60年“针不离线,线不离手”

  “针不离线,线不离手”,现年82岁的王素花已与汴绣共同生活了60年。

  1935年,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的一户农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她的母亲和姥姥却凭借一双巧手,成为当地有名的宋绣大家。受长辈的熏陶和影响,王素花自小就表现出对宋绣的热爱。1957年,王素花踏进了开封汴绣厂,从最底层的员工,一路打拼,成为了汴绣厂厂长。

  1958年,受河南省委、省政府委托,王素花带领姐妹们绣制出我国首幅汴绣《清明上河图》,代表河南省向国庆10周年献礼。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王素花不仅在车间里马不停蹄地工作,还转遍大街小巷和黄河边上,寻找生活中的“活样本”。为了绣好图中的牲畜,她跑到乡下,实地观察毛驴、耕牛、骆驼等形态和毛色;为了绣好图中的船绳,她便跑到黄河岸边仔细观察船工如何盘放船绳。“我们得实地去看河里的船是咋撑的,驴身上的毛是咋长的,心里才能有数。”王素花说。终于,在1959年国庆节前夕,王素花和绣工们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

  这幅《清明上河图》汴绣作品被毛泽东高度评价,至今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汴绣也从此成为中国的5大名绣。作为观礼代表,王素花来到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8年,汴绣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素花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王素花说:“我从一个讨饭姑娘,闯荡到现在60年,有这样的荣誉,这一辈子知足了!”

  “干到老,学到老”是王素花的口头禅。她常说,经验从实践中来,是常年积累的过程。“你不经常‘扎’不经常‘绣’,你咋能会有经验?”王素花说,在常人眼中,这也许是老年人已经过时的笨办法,却是刺绣不可缺少的执着。

  

  王素花的作品汴绣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手越用越活,脑越用越灵。”在王素花看来,做刺绣不仅要“勤”,还要肯钻研。从研究新针法到研究新样式,王素花都要反复琢磨。曾有一次,由于面料颜色不对,又来不及找工人染现成的,王素花就连续实验了3天,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我先一小块一小块地染小布粒,再一点一点从小到大。不然布子就浪费了。”王素花说,刺绣这一行到啥时候都有学习的地方。

  为习得更多针法技艺,王素花遍寻“老物件儿”,将收藏的精美绣品放在“宋绣艺术馆”内,供外人参观,也方便自己研究。

  绣了60多年的王素花,依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一有空闲就开始琢磨新样品,进行新尝试。

  “能多照顾几个算几个,这是我活着最大的快乐。”

  王素花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她助人为乐的精神投射在每个职工身上。盖房子、买房子、添置大件商品……谁生活上有了困难,她都倾囊资助。从公司走出去自谋发展的学生,王素花都定期给她们授课,作技术指导,甘当学生们的“铺路石”。在王素花的帮助下,她的学生大多已事业有成,购车买房,成了“百万富翁”。

  

  王素花教授刺绣工艺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34岁的开封县姑娘赵云10年前来到素花公司学习绣花。学成后,在王素花的精心培养和资金技术支持下,回乡开办了素华宋绣加工分厂。目前分厂中已有绣工20多人,年利润25万元,新盖厂房300多平米,可以容纳200人就业。

  残疾姑娘是王素花重点帮扶的对象。2010年,王素花投资100万元,成立了专为残疾姑娘解决就业问题的子公司——开封市兄弟宋绣工艺公司。在这里,王素花为残疾姑娘免费提供食宿,每人每月按时发放1000多元月薪水。

  公司里招收的残疾姑娘,有医学难以治愈的“玻璃人”,有严重残疾患者,有多次产生过轻生念头和没有生活出路的残疾姑娘。对于每一个前来学习绣花的残疾姑娘,王素花都亲手教授绣花技艺,还对她们进行心灵抚慰,帮助她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王素花给厂里员工再三交代:“雨雪天路滑,别把孩子摔着。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让来这里工作残疾姑娘生活幸福,学到绣花手艺。将来能有个饭碗,有个温暖的家。”王素花说,用我的绵薄之力,能多照顾几个算几个,这是我活着最大的快乐。

  800多年来老祖宗留下的刺绣工艺不能丢

  1990年,退休后的王素花,本可以就此颐养天年,然而王素花却闲不住,创办了开封市艺苑宋绣厂。她的肩上也从此扛起了一个厚重的担子:传承。

  “800多年来老祖宗留下的刺绣工艺,我以此为基础进行挖掘,一路继承、发展、创新过来,经过60年的时间,得到了这些技术,我不能走的时候带到棺材里,我要为老祖宗留下这些工艺,留下这些针法,继续传承下去,把刺绣技艺发扬光大。”王素花说。

  

  王素花和徒弟的刺绣作品 (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在开封市艺苑宋绣厂,王素花亲自为绣工上课,手把手地教学、一个针法一个针法地传授,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针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工人。1998年至2002年间,王素花自筹资金两次举办宋绣培训班,培训了68名绣工,现在这些绣工中有的已成为知名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

  如今,年过8旬的王素花桃李已经满天下。十几年来,王素花免费培训绣工2000多名,带动20000多人就业。

  王素花说,她收徒弟有一个不变的“门槛”:对刺绣的热爱。用王素花的话说,学刺绣必须要能“钻”进刺绣里。“这个针啊、丝线啊、缎子啊、剪子啊、针啊,我一天不打交道,心里就不大舒服。慢慢的,我身上的这点优点,也传到了徒弟们身上。外头工资再高、条件再好的工作,她们也都不愿意去了。”

  令王素花欣慰的是,她带的徒弟大多技艺高强,不仅把她的“绝学”继承了去,有些还青出于蓝,水平远远超过了她。“年轻人眼明手快,而且爱刺绣如命,愿意吃苦。她们电脑玩得溜,一遇到弄不明白的针法就上网查。我传授她们基本针法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掌握基本针法后,她们再添上自己的创新研究,绣得都比我好。”

  而让王素花感动的是,自己的徒弟也把“传承”当作己任。“我徒弟都说,王老师,俺们要跟着您把刺绣传承下去,哪怕等您没法教课了,俺们也要当老师,继续传承下去。哪怕干一辈子刺绣,俺们也不烦。”

  王素花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素花牌”商标是中国宋绣的一张名片。对于“上标”的刺绣作品,王素花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从设计绣稿到上绷、刺绣,王素花都会一一过问,如果绣品达不到“平、齐、细、活、光、亮、净”,就难逃返工的命运。王素花的徒弟石玉霞告诉记者,“上(商)标”的产品要经过数人审核、过好几道关,保证从这里出去的作品都是精品。

  “没有传承,哪有发展?光靠我一人,咋能把汴绣做大做强呢?”对于未来,身为汴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王素花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我要做成一个综合化的汴绣产业基地,让更多人为传承汴绣服务,也让汴绣服务更多人。”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汴绣;王素花;针线;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