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蒋云霞--徐州梆子戏“蒋门”第六代传人

2017-01-25 12:5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徐州1月23日消息(记者杨守华 王晓蕾)蒋云霞是徐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梆子传承人,徐州梆子“蒋门”第六代传人,今年82岁的老人家虽年事已高,但仍在为梆子戏奉献着余热。

  蒋云霞1935年生于丰县孙柚村一个穷苦艺人家庭,父亲蒋天玉早年投奔戏班学戏靠演出为生,她自幼随父学戏,十五岁登台挑大梁演出,是丰县沛县一代家喻户晓的名角,她主攻文武花旦,她学会了200多个剧目(徐州梆子戏总共有300余剧目),其代表剧目有《刀劈杨藩》、《穆桂英挂帅》、《燕王征北》、《樊梨花征西》、《战洪州》、《春秋配》、《铡美案》、《桃花庵》、《日月图》、《赶花船》。谈到自己年轻时学戏,蒋老仍有感慨:“我就靠这个自学吧,就是偷,叫偷戏,怎么叫偷?人家唱我听,这就叫偷他的。咱从前又没有录音机,又没有什么,咱只能靠脑子记,我的文化程度也不行,我没上过学,小时候穷,也没上过学,就靠脑子,靠脑子记,人家怎么唱,什么板,什么动作,就看到眼里,记到心里,人家在台上这么比划,我就在台下跟着人家这么比划。”

  

蒋云霞向记者讲述自己学戏的经历

  徐州梆子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大戏,流行于徐州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据《徐州府志》及丰县、沛县、铜山县、邳州市、睢宁县县志记载,从明朝开始,大批陕西、山西人迁居徐州一带,他们通过官员遣调、商贸流通、义军转战、灾民流奔等渠道将陕西、山西梆子于苏北民歌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以及方言俚语风俗民情相结合,再经过徐州梆子艺人的潜心打磨,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

  蒋云霞所继承的蒋门艺术,唱腔以雄健、刚烈为主,高亢激越,同时也不乏清爽、温柔之韵,讲究吐词清晰、声声入耳、托腔送韵、字正腔圆;表演讲究人物、追求程式美,但又贴近生活、真实可信。谈到徐州梆子戏与河南梆子等其它戏种的区别,蒋老说:“唱腔上,板头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在这个吐字、发音上有区别,这个板,二八,流水,慢板,都是一样的,这个主旋律区别呢就是有小的弯拉得是有些区别的,一般的,有的是听不懂的,这个懂得人能听懂,这个河南的豫剧,走下五音多,它的弦子比较低,走下面,哭音多,咱徐州梆子呢高昂,发音吐字清晰,唱腔比较高,都是向上顶的。一般的呢,河南的,向下走得多,咱都是往上走得多,所以这个区别就在这里。咱这个徐州梆子一唱出来,特别是黑红花脸一出来,俺在南京那个时候汇演的时候,俺演《战洛阳》,《战洛阳》这个红脸一唱出来,一咋一唱,战鼓一敲,那些南方唱锡剧的了,那些唱越剧的了,一听,我的妈呀,害怕死啦。”

  

蒋云霞向记者讲述徐州梆子的发展历史

  解放后蒋云霞分别加入黄河剧团,丰县大众剧团,徐州专署实验豫剧团,江苏省梆子剧团,见证了半个世纪徐州梆子的发展历史。由于历史原因,江苏省梆子剧团的几位老一辈艺术家都没有正式收徒弟,他们之间多以师生相称,蒋云霞的学生陈树芳退休后经常在老年大学给一些梆子戏爱好者传授技艺,“我们剧团演员文化都不是太高,就这样啊,她老伴张老师非常辛苦,就把他们以前演的戏,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剧本,估计有这么高,有四五十出,我认为这是很难得的东西。你想来,一个演员能知道整理剧本,真是不错。如果能把咱这些老师们的戏,都挖掘出来,充实到我们剧团里面去,那么观众也挺喜欢。多少年没见的戏又出来了,我们可以看看了。”

  蒋老于1987年退休,2008年她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代传承人。2012年,时值78岁的蒋云霞正式收陈树芳和葛蔓为徒,蒋老告诉记者,以前梆子戏演员都是戏校毕业分配过来的,传统的以口口相传为主的师徒传艺形式中断过很多年。鉴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梆子戏的传承需要以传承人的形式传承下去,再加上陈素芳(59岁)葛蔓(42岁)都是有相当功底的梆子戏演员,且跟随自己学艺多年、有强烈的拜师愿望,遂正式收徒,陈葛二人将作为蒋门第七代传承人继承发扬徐州梆子戏。“既然我是传承人,我要做到我个人的力量,我要对他们,我有一点我要教给他们一点,传承一点,但是我没有这个大的传承的舞台了,我心里这个小的方面,我必须传给他们。谁要愿意学呢,我就教给他,别管你是正式演员也好,业余爱好者也好,只要找我跟我学习,我说毫不保守我要教给他们,传给他们。”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蒋云霞;徐州梆子戏;第六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