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个人信息“裸奔”之漏需重典封堵

2016-09-09 14:28:00 来源:新华网

  

  张雪花

  近日,接连被媒体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的消息“重磅”轰炸:先是女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后身亡,没多久一个名叫宋振宁的大学生再蹈覆辙,紧接着清华大学教授被“卷走”1760万,然后是多个搜索平台出现手持身份证照片的消息,再往后是北京近6年1.6亿多条个人信息遭泄露的惊人数字,再后则是湖北多名银行职员以每条最高50元价格倒卖储户信息的案例……纷繁乱象时时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我们的个人信息环境究竟怎么了?

  剖开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案,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个人信息泄露。当下,但凡使用手机的人大都“饱经”推销诈骗电话的骚扰,其精准程度往往令人瞠目结舌。此番徐玉玉以生命为代价敲响的警钟,不禁引人再度追问:诈骗犯罪分子从什么渠道掌握的她的家庭信息?又如何得知她申请助学金的情况?而我们究竟有多少个人信息还在“裸奔”?如果说徐玉玉年少单纯,老年人警惕心不足,那么清华教授被骗巨款不得不让人感叹电信诈骗防不胜防!

  时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在带给我们前所未有便捷与惊喜的同时,这把双刃剑也给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威胁与考验。随着邮件快递、手机电话卡、很多网络注册等开始实行实名制,这些原本有利于遏制违规违法、助力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的举措,由于个人信息保护不力,在某种客观意义上为电信诈骗犯罪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无论哪个领域,实施实名认证只是第一步,加强后续的信息保护不容轻忽。也惟如此,诸多的实名举措方能推进得更为顺畅。

  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已发展成为一条条利益驱动链,教育、医疗、电信、保险等相关机构的少数工作人员成为利益链上的推手。电信诈骗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黑手,无声无息而又无所不在,不意间吞噬生命、骗取钱财、时时烦扰……给力整治这一顽疾,呼声四起。

  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入刑,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撑和强劲执法,有效治理机制尚未切实形成。大数据的巨大商业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信息保护难以单纯依赖企业自律,惟有完善顶层设计,让法律长出牙齿,重典惩治、给力执行,方能有效遏制当前乱象。

  徐玉玉死了。如果个人信息“裸奔”之漏不能及时封堵,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徐玉玉。

  亡羊补牢,刻不容缓。

编辑:倪艳楠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保护;电信;裸奔;卷走

说两句

相关阅读

电信诈骗为老路数 个人信息倒卖成黑产业链

近日,多地电信诈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新生儿补贴诈骗、假冒“警方来电”诈骗、换号短信诈骗等各种新型电信诈骗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记者调查发现,电信诈骗之所以容易得手,首要原因是大量个人信息被肆意买卖,另一方面是虚假的来电显示号码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2016-09-09 09:23:00

网购订单有13种泄露可能

工信部9月6日表示,将对虚假诈骗电话进行重点源头整治,要求电信企业确保主叫号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目前的网络侦查技术已经足够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等案件,关键是要多部门、多区域联动。

2016-09-08 10:43:00

消法实施条例结束征民意 或不再保护职业打假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日前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

2016-09-08 07:1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