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国内滚动

央广网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2015-07-02 16:35:00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者按: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有这样一群为村民服务、为村上的大事小事操心的领头人,他们想办法解决村上面临的困难,用心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为村里通水通电,为村上调解矛盾纠纷,带领当地群众创业致富,大力发展经济,他们就是工作并不起眼,却为村民办实事的村党支部书记。

  马宝祥:自己出资建立“宝祥奖学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马宝祥为山区孩子送去节日祝福

  马宝祥,男,回族,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

  1996年以来,马宝祥在汽车运输、路桥施工中,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2011年3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积极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先后垫资近万元,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改造,从有关部门争取面粉40吨,为50户村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实施了80万元的村庄排水设施项目,解决了许多群众的困难。从2006年起,先后为大才乡小学捐款3.3万元,为前沟小学维修学校大门、围墙和食堂。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都纷纷加入了捐资助学的行列。2009年11月,“宝祥奖学基金”成立,自己捐出2.3万元,之后每年出资2万多元,用于奖励湟中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工作突出的教师,以及高考、中考“状元”。

  毛丰美: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毛丰美

  毛丰美,男,汉族,1949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担任村干部的30多年里,始终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作为不懈追求,满腔热忱地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有一次,村民卢某想搞食用菌栽培,建大棚把全部家底3万多元都投了进去,却没有钱买菌种,就去找毛书记想办法。毛丰美二话没说,将1万元工资借给卢某。但是第一年菇价不好,没挣钱。毛丰美说,“欠我的钱不用着急,把食用菌项目做好就行,我会继续支持你们。”为村里老百姓,这家帮一百,那家帮五十,跑镇里、县里,村民们说老毛书记这样帮助乡亲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付宏伟:放弃百万收入 回乡创立孝心饺子宴让孝老爱老成风气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付宏伟为老人尽孝心

  付宏伟,男,汉族,1980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方营乡孙家寨村党支部副书记。

  一开始,付宏伟每月初一、十五在村委会的大院里请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们聚餐,后来发现,老人们更乐于参与包饺子,更有节日的气氛,孝心饺子宴的模式初步形成。

  每次饺子宴,附近的民间剧团、广场舞队、秧歌队来义演,理发师们来给老人们义务理发,还要将这一时段过生日的老人请上台,给他们戴生日帽、点蜡烛、分蛋糕,儿女代表献歌。付宏伟推动村两委评选村里的孝子、慈母(父)模范,让整个村子都认同孝敬老人光荣,老人在家庭里的地位大大提高。利用农闲、孩子们的假期,付宏伟还在村委会举办“孝道讲习班”,让大家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代琼兰:为孤寡老人打造“喜乐福”老年公寓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代琼兰

  代琼兰,女,汉族,1953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下冲社区山冲村小组党支部书记。

  2004年,代琼兰租了29亩荒山,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9513平方米、拥有144个床位的“喜福乐”老年公寓。代琼兰不但把本村和邻村的孤寡老人都接到老年公寓,还将一些无依无靠、孤立无援的孩子也接来住下。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最多的时候有38位老人。“喜福乐”建成至今,代琼兰每天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老年公寓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

  董福财:践行自己“治沙、修路、致富”的誓言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董福财讲述退更换林情况

  董福财,男,汉族,1953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

  1998年,是北甸子村植树治沙的第一年。当时,董福财作为村干部,向黄沙宣战,作出承诺:“这块地是我们北甸子人祖祖辈辈的根,要治沙就让我们来干吧!”他发挥表率引领作用,起早贪黑,带领村民上山植树,累出病就晚上挂点滴,白天继续上山。“绿了北甸子,白了少年头”。眨眼间,20多年过去,北甸子村终于由沙海荒漠变成一片绿洲。

  朱彦夫:20多年让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朱彦夫

  朱彦夫,男,汉族,1933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1950年,朱彦夫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从部队回到家乡后,于195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查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王桂兰:将落后小村庄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建设美丽乡村 村党支部书记们真是蛮拼的

  资料图片:王桂兰

  王桂兰,女,满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

  村上有30多名党员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王桂兰就以铁路沿线为依托,在山西、北京等地成立5个临时党小组,为外出群众提供职业介绍、资金协调、维权护益等全盘服务,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就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哪里。为了使外出群众安心闯市场,她组织在家的党员和群众成立了助学、助老、助耕、义务治安服务队。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王桂兰先后争取土地整理资金2400万元,打大井19眼,增变压器19台850千瓦,架设线路2500多延长米,使贫瘠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丰收田。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她在2005年争取专项资金,为村民通了自来水。此外,还为360多户安上了沼气,修建环保厕所154个。2010年投资18万元建设了村部和近700平米的文化广场。2013年9月,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协调下,筹集资金180多万元,铺设了2.7公里的柏油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8盏,布置铁艺垃圾箱32个。

  结语: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在第一线,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民,真正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候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村支部书记们不遗余力,用汗水、智慧甚至生命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让百姓在乡村诗意地栖居。“七一”来临之际,让我们向一心为民的村支书们致敬!

编辑:高杨

关键词: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资料图片;1933年;1950年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