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无疑是这一年最重要的关键词。从政策扶贫到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更多贫困群众已经摆脱了贫困,走向幸福生活。这其中,文化教育扶贫彰显出了脱贫攻坚的厚度。

  笔者近日在我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安置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看到,地方党委、政府和文化教育系统都非常注重对移民文化教育的培植和塑造。每年都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举办相关展览、文化艺术节,物质和精神“两手抓”,挖掘和培育人才。红寺堡第三中学的4000余名学生中,90%是来自农村的移民子弟。学校非常注重音乐、美术、科技发明等特色教学,并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免费重点培养。这些孩子的教育投资、家庭环境等,无法与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相提并论,特长培育却让他们内心强大,精神富足,更加自信地健康成长。

  一直以来,文化教育扶贫都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扶贫长效机制和稳定脱贫的关键。对此,西部省区的一些地方仅仅停留在为乡村建几个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书屋等硬件设施上,作用很有限。如果一个贫困家庭培养出一位具有自主创业、就业能力的大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家庭实现稳定脱贫,还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无形中拓宽了脱贫攻坚的厚度和广度。假如把政策扶贫和产业扶贫视为脱贫攻坚的“1.0”版和“2.0”版。那么,文化教育扶贫无疑将是更加充满希望的“3.0”版。本世纪初,宁夏回族自治区陆续在首府银川市建起了两所高质量的承担着教育扶贫重任的高级中学,数以万计的品学兼优的六盘山区寒门学子到这里就读,享受国家教育补助,吸纳社会各方捐助。更重要的是,他们享受到了与城市学校并无二致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知识,更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许多学生从这里走进大学校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家庭命运也因此改写,这是一笔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财富。

  因此,扶贫工作不仅是家庭收入数字的变化,更要扶志和扶智。文化教育扶贫便承担起了这项重任,是根植于心的无形脱贫动力。

  当下,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在一项项“硬”指标考核的同时,也要关注“软”指标。让扶贫工作坚持物质和文化帮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农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中找寻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调动和激发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根植于心的种子,才最有生命力,才能硕果盈枝、万紫千红。(央广评论员 许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