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宣布今年中考时间调整到7月18日至21日,可是市民的关注度远不及对高考时间、学校复课和幼儿园开园等教育新闻的热议。究其根本,这与沈阳市连续多年执行“在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中考"的便民政策有关。

  2011年沈阳市反复论证,确定在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中考,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此举的好处是家长们无需请假陪考,周末交通顺畅减缓考生的临考焦虑,同时直接、间接地节省大量的组织和管理成本。现在,沈阳各界对这项中考政策已经了然于胸,虽然受疫情影响需要调整今年的中考时间,但广大教师和家长围绕7月7日高考之后,和上级要求在7月底前完成中考的时间段,从三个周末中很容易猜到可能在居中的周末,即在18日、19日举行中考。

  沈阳市今年调整中考时间契合民心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只要紧扣便民、利民、为民和节约社会资源来制定政策,即使在特殊情况下,社会各界对政策调整的预期与政策调整的实际走向也基本合拍。俗语说“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任何单位和部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只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必然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推进工作自然得心应手。

  制定政策以“不忘初心”为出发点,执行政策自然以“群众暖心”为落脚点。如今放眼全国教育系统,除了周末中考的政策已经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之外,各地教育部门还从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推出便民、利民、为民举措。其中,深圳经济特区在2015年初制定《促进全民健身条例》,要求非寄宿制公立中小学校从2015年1月1日起向市民开放体育场和体育馆;2017年初,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开始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缓解“放学早、下班晚”导致的部分家长接孩子难问题。可以说,各地学校不仅围绕三尺讲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挖掘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服务群众,促进社会进步。

  也许有人认为教育部门应该集中精力解决素质教育等大目标,不该紧盯诸如中考安排、放学早晚和体育场馆开放等枝节问题。诚然,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持续推进,尽早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目标。但是,教育系统内部那些事关千家万户、影响社会许多层面的政策措施同样需要改革、完善和提升。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一项一项小改革逐渐取得成效,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将迎来大改革的突破与飞跃。

  同时,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促进百年树人的宏大工程。让孩子们从小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政策措施中的“初心”,他们走上社会后将自然而然地从方便市民、有利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说教育及教改无小事,涉及学生的上下学时间早晚、校内外生活安排,以及考试升学部署等都必须用“初心”来衡量,以落实“初心”为宗旨。因此,对教育系统内部而言,需要继续挖掘潜力,逐步启动诸如借鉴各地中考周末改革成果的高考周末改革;对全国其他行业和部门而言,检视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围绕便民、利民和为民的“初心”来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和提升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将是落实主题教育成果的一项长期任务。

  古人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真正的道理不会脱离群众,而是贴近群众。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坚持不懈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道落实到具体、细微的工作之中。(央广评论员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