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较1至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9.1%,降幅较1至2月份收窄3.9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降幅的明显收窄,表明我国目前采取降低疫情影响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较好地度过了疫情对国内经济的第一轮冲击。然而,随着疫情在海外的不断蔓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且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面对已经到来的第二轮冲击,要“未雨绸缪”加速抗疫新阶段下由“战时”体制向“平时”体制的回归,提前做好“由内而外”的应对准备。

  练好“内功”畅通良性“内循环”。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本来节奏,也给我们观察和看清发展模式、体制、治理上的问题带来时机。现阶段,复工复产直接决定着经济能否顺利重启,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看到,疫情之下,各行各业危中寻机,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显现“老树发新芽”的积极变革。全球经济市场的需求变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要积极调整发展模式,提高治理能力,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步伐,补足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培育壮大新产业、新消费、新经济,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抢占先机形成供需互动的产业、市场、经济良性“内”循环体系。修炼好“内功”,做好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的准备。

  “内外联合”抵御“外”生冲击。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我国也经历了疫情发生之初各国中断与我国的产业链合作到如今多国产业停摆而对我国产业链供给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海外市场紧缩,订单下滑,已有订单的不确定,物流通道受阻等不利因素叠加,已对我国外贸等行业带来强大冲击。各地政府要积极做好应对外部影响准备,依托国内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发挥“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优势,通过经济社会复苏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中国企业展现出的强大适应力,加强同各国在防疫、发展中的科技合作、产业合作,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增强对海外投资的吸引力,抢占海外医疗物资等市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助力外资外贸企业修复。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的关键时期抢占先机,“内外联合”,努力形成“一体化”抵御疫情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的良好局面。

  风险来自外部,应对源于内在。一季度,我国已经交出了经济社会保持稳定的成绩单,生产生活加速恢复。下一步,要继续做细做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审慎分析应对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加强提升国际合作。做好“最坏打算”和“万全准备”,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第二轮冲击的影响,避免两轮冲击形成共振,努力实现疫情控制和经济恢复发展的良性循环。(央广评论员 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