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时评】从观鸟热看生态素养提升之必要

2019-03-14 16:51:00来源:央广网

  近年来,到昆明滇池观红嘴鸥,到保山高黎贡山观鸟,到德宏盈江观犀鸟——形态多样的观鸟经济成为多地农业和旅游产业转型,政府和民众生态意识增强的直接体现。然而,透过一些常见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生态意识强不等同于生态素养高,提升之路还很长。

  作为老昆明人,市民李大爷关注了红嘴鸥三十多年。据他回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起初还有某些当地人对它们进行捕捉,后来逐步变成了全民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昆明,偶然发生伤鸥行为也总是被市民主动制止。但是如今,游客和市民观鸥时投撒大量的鸥粮和面包,让鸥群根本无法吃完,已经对水体周边水体造成直接污染。人与鸥,从相识到相熟,从相熟到相近,看似是个简单的人与自然的故事,实际上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长的烦恼”。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过去我们常常听闻的参观者给动物园里的黑熊投喂花生壳和塑料包装袋的新闻少了,但因为投喂食物过多造成动物患“肥胖症”的新闻又多了起来。以至于及时制止游客的投食行为成了动物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我们看来,以生态素养论,对野生动物不伤害、不虐待、想亲近仅仅只是初级阶段,如何进阶还需更多修炼。

  首先,还需对民众生态素养有系统和理性的引领。生态系统本来的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循环链,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去谈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都是片面而偏颇的。这就像人们对红嘴鸥的“爱”,如果失去对周边环境的理性考量,就可能成为对大环境的“害”。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市民和游客爱红嘴鸥的,也想保护周边环境,但如何真正去“爱”,如何通过学习获得保护环境的素质和能力,尚需引领。

  其次,相关部门也需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的不同对管理和规划进行及时调整,不断适应新变化。例如,是否可以在鸥粮售卖环节进行合理的管理设置和温馨提示,尝试在相应的水体中投放摄食鸥粮残渣的土著鱼类,做野生动物食物相关的科普教育等等。

  诚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些过去的捕鸟者成为护鸟人,过去的狩猎场成为了鸟塘,过去的毁林者成为了护林员。我们也从周边鸟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从人们对待它们的友善和热情程度,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民众的巨大吸引力,看到了民众在建设成就中获得感的增强。但有意识还远远不够,如何引导民众自主学习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养,让自身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仍然任重道远。(央广网评论员 李健飞)

编辑: 郑皓月

【央广时评】从观鸟热看生态素养提升之必要

近年来,到昆明滇池观红嘴鸥,到保山高黎贡山观鸟,到德宏盈江观犀鸟——形态多样的观鸟经济成为多地农业和旅游产业转型,政府和民众生态意识增强的直接体现。然而,透过一些常见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生态意识强不等同于生态素养高,提升之路还很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