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时评】补上短板让凉山的孩子说好普通话

2018-05-31 09:46:00来源:央广网

  据媒体报道,一项名为“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计划,日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式启动,补上这一块“短板”对凉山的未来具有现实意义。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凉山54万名学前儿童,高达49%的学前儿童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还有相当一批久居深山,养育和陪伴孩子们成长的青壮年也是如此。针对现状,政府的计划和目标清晰明确:以“一村一幼”为基础平台,培养学前儿童学说普通话,以“乡村夜校”为练兵场,教会成年人走出凉山去谋生的本领。

  不曾涉足凉山,不知山大沟深对山里人意味着什么,即使走过凉山,映入眼帘的也满是绿水青山和都市里鲜有的绿色食物,然而能够切身体会到山里人心灵的封闭却属不易。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位县委书记告诉笔者,凉山有三种贫困表象:一是无收入来源导致的贫穷。二是不合理消费导致的贫穷,例如,有人家一年入3.3万元,其消费习惯是,家中待要客须宰杀一头牛,一年下来消费5万元,减去3.3万元,亏1.7万元,遇到婚丧嫁娶宰牛燃放鞭炮更是欠下了难以还清的债务。三是视觉贫困。简陋的室内无功能区,又脏又黑又臭,个人卫生亦如此,不洗手、不洗脸、不洗澡,一百个人看了,一百个人都会断下“这家人真穷啊”的结论,而事实上,他家的羊圈里圈养着36只羊。只是由于观念滞后,这家人不知道如何盘活这36只羊,并由此交换家庭所需的生活物品。

  边远山区的人们容易被社会遗忘,唯有政府才是破解这一困局的主体责任者和实施者。实践检验,中央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已启动的“乡村振兴”工程,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伟大工程。凉山州一个贫困县的县长告诉笔者,苦干了几年,现在才体会到,最有成就感的两件事情是,一是学校的设施是本地最好的,二是老百姓的住房得到普遍改善。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意识和思维的落后才是贫困最大的根源。凡事需要经历过程,凉山的硬件设施从无到有,由旧到新,渐渐齐备,如今需要续接的是,如何补上长期封闭形成的意识、思维落后及所导致的愚昧无知,这是一项尤为艰辛的工程。现代交通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已离人们渐行渐远,改变老年人的老脑筋颇有些艰难,政府从孩子抓起,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此间开展的“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将帮助学前儿童“听懂、敢说、能说普通话”,培养普通话思维习惯,为进入小学以后“能够跟上文化课教学进度,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为上高中、上大学打下基础”。

  这项计划的实施,源于此前实施的“一村一幼”计划,即,在凉山州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居住集中的自然村开办村级幼教点。如今,已有至少12万多名学前儿童在3085个教学点学习,7760名聘用辅导员承担着教会孩子们学说普通话,教会孩子们洗手、洗脸、上厕所。木尔乡中心校的校长告诉笔者,这项计划不仅能够将学前教育与小学一年级高效衔接,而且能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响到孩子们亲属的习惯改变,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在半年内,确保在册幼儿听得懂300句日常用语,一半的幼儿能够进行交流对话。在一年半内,围绕300句日常用进行会话。在两年内,实现对具象物体的图片识别和普通话方式的描绘,实现沟通交流无障碍。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役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重中之重,受各种因素制约,当地人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在凉山州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细化凉山州“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樊承志)

编辑: 张乔

【央广时评】补上短板让凉山的孩子说好普通话

边远山区的人们容易被社会遗忘,唯有政府才是破解这一困局的主体责任者和实施者。实践检验,中央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已启动的“乡村振兴”工程,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伟大工程。凉山州一个贫困县的县长告诉笔者,苦干了几年,现在才体会到,最有成就感的两件事情是,一是学校的设施是本地最好的,二是老百姓的住房得到普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