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绿道成都 不仅止于美

2017-09-03 11:28:00来源:央广网

  9月2日,成都启动天府绿道建设。根据规划,1920公里的市域“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主干绿道,以锦江为轴、龙门山和龙泉山为支架、以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带、第二绕城高速为环、市内7条主要河道为廊道,构建多层次的市域绿道网络,连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串联景区、田园、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丰富全域绿化体系,建设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和谐共融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两年,有关成都的新闻总能让人兴奋不已而又意想不到。

  先是去年5月,成都被国务院有关部委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之后全国第6。有人调侃“这下成都想低调都不行了”。

  今年7月,成都市又发布了被称为“人才落户新政”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含金量之高、惠及面之广、支持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成都市委市政府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和决心跃然纸上。于是又有网友惊呼——“蓉漂”将成为时代风尚。

  接着,8月下旬在川港澳合作周上,成都又发布《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一艘文化创意产业航母在中国的西南呼之欲出。

  而就在昨天,成都市建委又发重磅消息,对外发布了“成都市天府绿道体系规划”。与过去成都市还有四川省其他地区发布的城市绿化规划相比,“天府绿道”有着四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就是”高“,立意高、起点高。这次发布的“绿道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绿化,它还涵盖了生态系统的改善、交通的系统优化以及配套产业的关照,比如:锦城绿道就定位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具备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等八大功能。既衔接城市规划,又严守土地红线;既提升生城市品牌,又暗合产业发展。

  其次就是“大”,规模大、范围大。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0000公里以上。这样的数字在全国也算屈指可数。

  三是新,理念新、功能新。比如在锦城绿道规划中就明确提出”打造城市海绵体”。城市海绵体就是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出现的新名词,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按照这种理念建设的城市将富有“弹性”,不会再出现一下大雨就“看海”的尴尬。

  四是细,规划细、步骤细。还是以锦城绿道为例,在玉石湿地示范段,竟然想到用观赏园艺学手法,将桃、李、杏、枇杷等果林进行季相和色彩搭配。真是一年四季有绿色,细微之处见心思。而在实施步骤上也是稳扎稳打,从2020年建成“两环一轴”绿道,到2025年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再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全面成网,长远的目光已经眺望到了23年以后。

  而在梳理“成都市天府绿道体系规划”背后的逻辑时,另一条潜在的逻辑线又浮出水面。

  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而绿色发展的理念,凝聚了我们党这些年来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体认,成为发展的必须遵循。天府绿道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同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大量的人才“孔雀西南飞”,而要留住人才,又需要这座城市能提供富于激情与创造性的产业和宜居的城市环境。而一个绿意盎然、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又必将树立成都的品牌和美誉度。

  成都天府绿道,不仅止于美,她还将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锻造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央广评论员 老新)

编辑: 昌朋淼
关键词: 成都;天府绿道

评论:绿道成都 不仅止于美

9月2日,成都启动天府绿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