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莫叫“小大人化”的精致利己主义毁了祖国的未来

2017-04-29 11:36:00来源:央广网

  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学校,存在帮同学写作业挣“外快”、选班干部拉票等现象。“拿好处交换”“花钱办事”的坏风气侵入校园,给孩子们造成价值观误导,让人揪心。(摘自4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中国,不论学校还是家庭,似乎都在津津乐道于培养着一群年轻但世故、朝气蓬勃却老奸巨猾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他们过早的“小大人化”,用“权”衡量、和“利”挂钩渐成其精神坐标,“拿好处交换”“花钱办事”更为其处世为人的不二法则。

  我一朋友,儿子才六岁就特喜欢做家务,刷碗扫地啥的样样精通。细问之下,才晓得个中原因:刷一个碗两毛,扫一次地一块……更有甚者,该法竟被当成“育子良方”在其儿子班上得以大力推广,据说效果不错。当我对该法的负面效应表达隐忧时,该友的一句话却令我立时语塞:“那请问还有比这更直接干脆的(激励)法子了么?”话外之音不言自明。

  细想一下,其观点确有一定的社会和实践根基。“利益驱动容易成事”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起码不可耻。毕竟在市场化和商品化持续深入的今天,似乎真就没有比利益驱动更容易成事的途径了。但问题在于,当“无利不起早,有利才办事”的思维变成社会共识,尤其是在孩子脑海里根深蒂固后,一旦出现无利或无太多利可图但又非做不可的情形时,比如抗震救灾、比如保家卫国,我们又该怎么办?

  话说回来,利己本无可厚非,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欲”,但得讲求个“度”和“量”。“小大人化”的精致利己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过早过度的社会世俗化。在孩子精神世界尤其是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一旦出现社会风气不正、学校责任缺位、教师角色失范以及家长行为不当而得不到及时纠正的情形时,就极易让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在长久“熏陶”下变得俗不可耐,这是极其危险的。

  如何防止“小大人化”的精致利己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乃至社会关系异化成纯粹的利益关系、工具关系等一系列连锁效应已然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面对的难题。倘若不及早拿出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必将遗祸无穷。(央广网评论员傅蕾)

编辑: 李岸
关键词: 小大人化;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