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镇江10月16日消息(记者杨守华)16日,镇江举行第五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暨碳达峰碳中和2021金山峰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们,分享和探讨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科技与创新实践。

大会以“绿色低碳发展:产业、能源、科技”为主题,同时叠加碳达峰、碳中和金山峰会。“因为镇江既有金山、银山两座名山,还有‘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优越生态。”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介绍,在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九年来,镇江单位GDP能耗下降37.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6.3%,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同时,镇江还通过传播低碳理念、展示低碳技术、促进低碳合作,用绿色低碳发展的“镇江实践”,丰富气候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未来,我们将以降碳为重点方向,继续不遗余力在产业、能源、科技、交通运输、建筑、生活、金融等领域发力。”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表示,镇江将深度挖掘碳减排和碳中和潜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本次大会吸引了53家全国知名企业参展,共设镇江实践、双碳科普、企业转型、绿色金融四大展区。“今天的活动,向我们展示了镇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方面的绿色领导力,这也是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上海外交团团长、丹麦驻上海总领事林朗(Jakob Linulf)表示,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丹麦的官方目标是到203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两国政府对实现世界碳中和有着共同的愿景,我们需要像国际低碳大会这样的活动,来助力我们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林朗说。

在大会高峰论坛上,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会人士从产业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碳交易等角度展开了头脑风暴,八位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中央提出‘双碳’目标,意味着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和不断迭代。”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提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国民经济发展与增长动力转换,也关系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德旺提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和创新,这将是一个确定性高、时间跨度长、覆盖领域广的投资赛道。从产业层面来看,绿色技术、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也蕴含着巨大机遇。

会上集中发布了盐穴储能技术、碳捕捉与封存相关技术等一批“双碳”研究成果,签约了一批绿色金融合作项目和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其中包括镇江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等相关企业、机构签订的5项合作协议,镇江相关企业还与地方政府分别签订包括船舶电气化全面战略合作、第三代固态锂电池生产项目在内的16个产业类项目。在产业类项目中,涉及太阳能光伏、第三代固态锂电池、船舶电气化等多个新兴产业。

“要想提前、尽快实现碳达峰,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是非常关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建议,要继续深挖各个行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潜力,必须把落后的产能进行置换,把有限的、宝贵的能耗和排放的指标,用于优质的低排放、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这种产业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们低碳的发展。”陈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