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吉林行”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总台记者肖金伟 摄)

央广网长春6月2日消息(记者苑竞玮 肖金伟 通讯员高小芳)2021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吉林行”启动仪式1日在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启动,8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导演将与吉林大学的中方制片人围绕着“家庭·家园·家国”的主题在白山黑水间开展17天的纪录短片拍摄制作。“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的一项中国文化体验项目,旨在以“第三极文化”学术理论为依托,通过中外青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跨越国界的影像特质与情感共鸣。

罗军致辞(央广网发 总台记者肖金伟 摄)

项目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家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介绍:“外国青年为创作主体,由他们来感受中国,用他们的镜头来表达中国,这样能克服我们对于文化过于熟悉而出现的表达盲区,这是这个项目比较大的一个特点。”今年,吉林大学围绕着“家庭·家园·家国”这一主题,精选出了八个核心选题,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拉克、南苏丹、尼日利亚、阿根廷、尼日尔等国的8位留学生导演和吉林大学的中方制片人通力合作,以各自不同的体验视角去纪录黑土之上的家国情怀。来自伊拉克的青年导演Mustafa说:“我特别兴奋,第一次跟我的团队通过这样的体验参加这个活动,我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中国,看到真实的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我也可以代表我们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

Mustafa代表外方导演发言(央广网发 总台记者肖金伟 摄)

本次“看中国·吉林行”的选题既有家国层面“临危受命 疫情逆行”的吉大二院ECMO团队和“奉献青春 扎根农村”的90后镇长,又有家园层面“为保生态 舍家护鸟”的候鸟守护者和“不惧困苦 致富家乡”的扶贫楷模,这些人都用奉献与热血书写着自身的家国之情。

据了解,2016年“看中国”项目首次落地吉林至今,吉林大学作为吉林省的承办高校,共接待了国外多所高校的20多名师生,拍摄完成了15部优质纪录短片。其中短片《重拾遗梦》曾获金鸡百花电影节纪录片单元优秀纪录片奖等奖项;《一品乌拉》《重拾遗梦》《金达莱花开》《水音》等短片也获得了第四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特别奖。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看中国·吉林行”项目负责人孔朝蓬介绍,无论是外方的导演还是中方志愿者的小伙伴们,他们用青年人自己的眼光和视角记录中国,并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是我们由衷的心愿。

据了解,“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从2011年开展以来,83个国家的725名外国青年在中方志愿者的协助之下,共完成了纪录短片712部,获得了国际奖项120多项。该项目的持续推进为促进中外文化互鉴、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贡献出了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