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月20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马萍 李梅英)“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西宁市体育局在群众体育上下足功夫,创新群众体育形式,让全民健身焕发出新活力。

  寒冬的早晨,虽然气温很低,但不少健身爱好者,还是走进“家门口的健身场”。记者在麒麟湾公园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见到正在健身的市民张磊。

  张磊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健身常客”,每天步行十分钟来这儿锻炼两小时,已成为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就住在附近,在这些健身器材上锻炼。政府投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西宁市建成各类健身场地5873块、健身路径1774个,配备各类健身器材1.7万多件,实现167个社区、917个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并完成提档升级,高于国家“建设15分钟体育健身圈”的目标,实现了把“健身点”搬到群众家门口的愿景,满足了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个性化、多层次需要。

  西宁市民杨立仁对记者说:“我原来没这个意识,去年7月我腰椎间盘突出,开始在这儿锻炼身体,几个月下来,腿不疼了,腰也好了。”

  如今在西宁市,“体育治未病”、“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等理念深入人心,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体育健身逐步成为更多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

  除了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拓展群众体育项目也成了西宁市体育局深化改革的目标。2019年12月,西宁世纪星冰上体育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拥有西宁市规模最大的冰球馆与冰壶馆。

  市民韩女士说:“以前只有篮球、足球,玩冰球、冰壶还是第一次。现在全民运动的项目多了,对市民来说也多了休闲的场所,多了选择的项目。”

  西宁世纪星冰上体育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满足了西宁市市民个性化的体育娱乐需求,还能通过开展各项精品冰上体育赛事,对西宁市全民健身和冰上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助推作用。

  西宁世纪星冰上体育中心总经理霍加介绍:“开展冰上全民健身活动,公益性滑冰活动,官方近期赛事等27项,参与人数竟达到4500名,目前已组建了青少年冰球队,青少年花样滑冰队,青少年短道速滑队。开展了十一所学校冰壶进校园,带动近三万市民、青少年参与到冰上运动中来。”

  “十三五”期间,西宁市体育局全力打造西宁地区元旦环城赛、高原风筝挑战赛、西宁徒步节、冰雪运动会等品牌赛事,每年举办赛事活动100多项次,吸引70多万人次参与。重点打造城中区文峰碑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城西区昆仑英雄搏击赛、大通鹞子沟冰雪运动等活动赛事,扩大了“一县区一品牌”的覆盖面。

  同时还挖掘武术、赛马等民族、民间传统特色体育项目,构建“一乡一村一特色”农村体育模式。2020年,成功举办的西宁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中共有35个单项比赛,推动了农村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

  在举办经典赛事的同时,西宁市体育局还对“国民体质监测”给予了充分的投入,在全省首创了“体卫融合、体教融合”的新模式,共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74个,常态化免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年监测2.5万人次以上,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

  西宁市体育局副局长罗少华介绍:“‘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目前已达36.3%,高于全国33.9%的平均水平。现在西宁市有962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乡健身领域,与人口占比在全省第一。现在有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和草根俱乐部407个,其中单项社会体育协会103个,俱乐部49个,草根俱乐部255个,这些协会和俱乐部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