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悄无声息地飞进飞出(央广网发 张福庆 摄)

  央广网珠海12月23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林荫)12月14日,珠海市观鸟协会专业团队在斗门乾务镇一片湿地面积达5000亩的雷蛛垦区新二围,记录到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黑脸琵鹭多达106只。据悉,这是珠海市乃至大湾区西部有记录发现黑脸琵鹭以来最多的一次。


成群的黑脸琵鹭(央广网发 陈什旺 摄)

  黑脸琵鹭因长嘴像中国乐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黑脸琵鹭对生境及食物的要求比较苛刻,主要栖息在亚洲东部沿潮间带滩涂,偶尔出现在其他类型的湿地上。2020年初全球同步普查录得黑脸琵鹭仅存4864只,全世界生态研究人员和观鸟爱好者对之高度关注。

  此次发现的黑脸琵鹭种群当中,有一只尤为独特的脚戴环志的黑脸琵鹭。珠海市观鸟协会通过视频记录及反复影像回放,辨认出这只环志编号为V15、旗标上绿下蓝,对比全球黑脸琵鹭的环志信息,确定它的身份是2017年的韩国环志。在记录到黑脸琵鹭的同时,专业团队还记录到数量众多的鹭鸟、鹬鸻类和野鸭类来此地越冬,说明该地是冬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

黑脸琵鹭在觅食和栖息(央广网发 张福庆 摄)

  珠海市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候鸟迁飞区,拥有狭长的海岸线,水鸟活动范围较广,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共有鸟类300多种,其中20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近危等级以上,濒危鸟种3种(黑脸琵鹭、大杓鹬、大滨鹬),极度濒危鸟种1种(黄胸鹀),易危鸟种3种(黄嘴白鹭、黑嘴鸥、红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2种(岩鹭、黑鸢、褐翅鸦鹃等)。这两只珍贵的黑鹳选择到珠海越冬,说明珠海的滨海湿地对候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凸显出珠海市近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成效。

脚戴编号V15环志的黑脸琵鹭(央广网发 张福庆 摄)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推进,广东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近年野外监测发现,广东省记录到的有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越来越多;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世界性珍稀物种也逐渐在该省有稳定越冬记录,且数量呈上升趋势。今年12月5日,南沙湿地曾发现52只黑脸琵鹭。

栖息在斗门乾务镇围垦区的部分黑脸琵鹭(央广网发 张福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