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鲜食玉米加车间(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在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颇受青睐的优质吉林大米(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今年喜获丰收的优质吉林玉米(央广网记者 刘源源 摄)

  央广网长春12月22日消息(记者刘源源)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坚持粮食中高端定位,发挥财政资金撬动,聚焦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全面实施“五优”联动,重点支持15个产粮大县、40户示范企业在基地建设、订单收购、新产品研发、低温冷藏库改造、生产工艺升级、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了粮食产业和装备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推动了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创新突破、提质增效。

  吉林粮食“优粮优产”,规模效应正在逐渐形成。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建设优质粮源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土地流转,促进了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和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优质粮食种植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全省通过项目实施完成质量追溯体系20个,实现种植基地和订单面积100万亩,40户示范企业有31户建设了自有种植基地。其中舒兰市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7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8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4.5万户;梅河口市与乡镇政府签订5万亩A级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协议;示范企业好雨公司流转土地17万亩种植优质水稻。

  吉林粮食“优粮优购”,购销机制正逐步建立。吉林省将优质粮食收购差价纳入好粮油项目总投资,给予适度补贴,鼓励企业优价收购优质粮食,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目前优价收购的优质粮食达56万吨,全省优质品种水稻平均价格达3.1元/公斤,比稻谷最低收购价高0.5元/公斤。

  吉林粮食“优粮优储”,储粮品质不断改善。吉林省支持企业实行仓储规范化管理,按照粮食品种及等级分仓储存,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有力保障了优质粮食的储存品质,增强了市场议价能力。全省好粮油项目应用保质保鲜、防虫防霉、低温干燥、低温储藏等新技术完成升级改造仓库8.4万平,满足30万吨优质粮食按品种及等级分仓储存。产粮大市榆树,通过低温库改造,企业仓储能力有效提升,吸引天津市建立了1万吨地方储备粮代储,成为异地储粮典范。

  吉林粮食“优粮优加”,品质有效提升。目前,吉林省各市县结合地域优势和产品特点,走“标准引领”“以质取胜”之路,大力推广粮油产品适度加工,加大生产设施技改力度,提高粮食加工智能化水平,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增加了优质粮油产品供给。通过好粮油资金支持,目前全省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61个,研发好粮油新产品45个,提升质检项目90个。吉林省制定了1个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4个高于地方标准的团体标准和1个行业标准。今年,吉林省又承担了速冻鲜食玉米国家标准的制定。松粮集团被国家局确定为全国粳米标准领跑企业;公主岭市引进美国先进玉米生产工艺标准,好粮油产品通过了两项国际标准认证,产品远销16个国家和地区。

  吉林粮食“优粮优销”,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吉林省在鼓励企业建设和提升优质粮油品牌的同时,各市县创新营销手段、拓宽营销渠道,积极推广和宣传地方特色公共品牌,示范县已建设线上好粮油销售项目73个,新建好粮油销售门店476个、专柜555个,宣传推介吉林好粮油品牌751场次,基本形成以区域+品种为主线,核心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建设格局。经过几年持续深耕,目前,吉林大米品牌已成为吉林农业的“第一品牌”。今年,吉林省又全面启动了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在10月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吉林省40户好粮油示范企业充分展示了吉林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的两张名片闪亮登场,绽放品牌力量、闪耀品质光芒。三年来,吉林多地依托好粮油项目,在品牌建设上探索创新,舒兰大米、万昌大米、梅河大米、柳河大米、榆树大米、延边大米、辉南大米、镇赉大米、公主岭玉米等知名品牌脱颖而出,走出了吉林粮食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