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1月17日消息(记者彭照)17日,在武汉市召开的秋冬季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就近来公众较为关注的冷链食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进口冷链食品能不能吃?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疫情。11月13日,武汉市首次在巴西进口牛肉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那么,现在进口冷链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何振宇表示,肯定可以吃。他说,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大量科学数据也表明食品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包装材料的污染,二是受到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因此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在进入销售环节之前必须要进行全面消毒。中国已制定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同时实现可追溯的全流程闭环管控,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选购冷链食品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何振宇表示,一是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外包装,同时要正确佩戴口罩。二是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购买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三是购物后要做好外包装消毒,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如何清洗生鲜水产肉类食品?

  对如何清洗生鲜水产肉类,何振宇也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处理食材前应先洗手,处理过程中也要经常洗手。若有可能带手套清洗也是一种方式,但最后清洗完食材,取手套前后仍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第二,家庭应该准备专门清洗生食品的容器(盆),对生肉和生海鲜用浸泡法进行清洗,防止被食材污染的水飞溅到面部,造成面部污染。第三,处理生的食物也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切完生食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砧板等工具,并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第四,生熟分开的目的是避免生的食物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洗完食材后也要洗手再接触其他熟食或物品。

  烹饪过程应注意什么?

  针对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何振宇表示,一是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二是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三是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四是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有效降低和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五是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海鲜,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