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0月16日消息(记者舒隆焕)奔腾河水向东流,气象万千满目新。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河南、陕西、内蒙古三省(区)调研发现,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发力,黄河沿岸地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文化兴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水清岸绿绘就生态之美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开始实施总投资约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对乌梁素海流域1.63万平方公里范围实施全流域、系统化治理,重点实施7大类35个项目。


乌梁素海湿地候鸟展览馆(央广网记者 金建军 摄)

  记者在位于总排干乌毛计闸西南侧的乌毛计湿地看到,这里湖水青青,一簇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内,成群结队的水鸟翩跹飞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19年,乌拉特前旗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开展乌毛计人工湿地生态建设工程,并在湿地内种植芦苇、安置增氧设备以及投放各种鱼类,通过立体分层生态养殖,对水体进行二次进化,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乌拉特前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股股长梁瑞华说:“2019年湿地出水已经达到了地表五类水的标准,实现了城镇污水的点源零入海,有效的保护了乌梁素海。”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部,黄河流过此地孕育出天下奇观——壶口瀑布。这里的晋陕峡谷曾经荒山秃岭、黄土飞扬,虽在黄河之畔,却一时极度缺水,让人“望河兴叹”。经过20多年的“战天斗地”,宜川县通过探索实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突破了晋陕峡谷石质山地造林的技术瓶颈,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的植树造林和黄河生态治理之路。

  谈及宜川县壶口镇椿树峁晋陕峡谷植树造林的经历,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郝云峰说,椿树峁晋陕峡谷山势陡峭,降水少、风力大,土层薄,绿色植被很难存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林业部门和造林队外出学习,聘请专家,不断地钻研,总结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绿化经验。

  峡谷风大用深栽培土解决,气候干旱用保水剂和浇灌解决,土壤贫瘢用填草施肥来解决,成活率低用生根粉溶液浇灌解决……20多年来,造林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形成了郁郁葱葱的峡谷。郝云峰指着已旧貌换新颜的椿树峁激动地说:“如今一到夏季,驾车行驶在壶口镇椿树峁下的沿黄公路上,看到的是青山葱郁,山花烂漫。”

宜川县壶口镇椿树峁植树造林现状(央广网发 航拍图)

  一城宋韵半城水,河南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但近年来,河道淤积严重、断面狭窄,连接不畅,已成为制约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瓶颈”。

  2013年,开封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并批复了《开封市水系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开封市将打造“十河十湖十湿地”,在新区构建“一湖两区三横四纵”的水系网络格局,在老城区构建“六河连五湖”的宋都水系网络布局,做好“以水润城”这篇大文章。怎样实现新老城区水系贯通,水活流清的目标,“一渠六河”项目“应运而生”。

  “一渠六河”工程是开封市着力推进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示范工程。其中水系总体规划和“十湖连通”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入选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第一批重点城市示范项目。开封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县级调研员马绍君表示,要让‘一渠六河’成为造福开封人民的幸福河,让宜居的环境离老百姓更近。

  水清岸绿,风景如画。

  如今,全长28.6公里的河道宛如一条珍珠丝带环绕古城。古老的城垣,清澈的河水,“一渠六河”工程同开封古城墙一起,形成“双环抱城”形态,再现了开封历史上“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北方水城”风貌,让开封这座历史古城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姿。

  生态效益助力产业兴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南开封从实践中受益匪浅,生态保护就是民生福祉,生态工程就是民生工程。”马绍君说,如今,生态效益正在让开封这座城市焕发经济效益的增长动能,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到开封旅游观光。

开封大宋御河的夜景(央广网发 曾宪旭 摄)

  在开封市大宋御河景区游船码头,已经在这里从事游船驾驶工作5年的闫师傅告诉记者,“一渠六河”工程让水系纵横的开封重新打通了“筋络”,也让环城游船观光项目成为可能。以前他陆陆续续换了很多工作,现在他靠在景区开游船,每个月能有一笔不错的稳定收入。

  “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景区的游客量有所下滑,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复工复产迅速推进。”闫师傅说,现在,景区的游客量已经恢复了大约七成,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生态开封的旅游业前景可观。

  陕西省韩城市地处黄河岸边有着独特的地域条件。西部深山、中部浅山、东部黄土抬塬的地势,有着花椒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及丰富的种植资源。其种植主要分布在中部浅山地,海拔高度在500至800米之间。

  韩城也是“大红袍花椒”最适宜的优生区。“花椒如今在韩城被称之为‘金豆豆’‘红玛瑙’,花椒种植户几乎每家都在城里有房有车。”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吉祥介绍,花椒在韩城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韩城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目前全市花椒种植面积达55万亩。正如韩城市芝阳镇赵峰村一位椒农所说,韩城老百姓已经把能种上花椒的地方几乎都种了花椒树。

韩城花椒(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为了做大做强韩城花椒产业,2016年韩城投资50亿元,占地1000余亩,高标准、高起点建成了韩城花椒产业园。四海花椒香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云海曾经就是一位椒农,他经营的公司就在韩城花椒产业园内,从花椒田到产业园,从种植到加工,他切身地感受到小小花椒树,正在成为致富的大产业。张云海说:“我当年就是一个小椒农,靠着政府的政策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走上了致富之路。”

  内蒙古黄河岸边的“葡萄之乡”乌海市,大批葡萄新鲜上市,酿酒葡萄也迎来了“开榨季”。

  在内蒙古阳光田宇有限公司压榨车间,一箱箱刚刚采摘下来的干白葡萄经过工人的筛拣后,经传送带送到气囊压榨机内进行压榨。低温发酵、杂质分离、储存陈酿,一道道精细的工序下来,晶莹剔透的葡萄变成醇香的葡萄酒。内蒙古阳光田宇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蓓说:“现在正在收的是贵人香,所有的葡萄全部来自我们自有的葡萄种植基地。”

  目前,内蒙古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品种达100多种。

  安居乐业成就百姓致富梦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内蒙古巴彦淖尔葵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这里的名优特产品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天赋河套”。目前,“天赋河套”引领包括粮油、肉、乳、绒、干果、瓜、果蔬菜的酿造、加工在内的七大类产业,产品销往国际9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的“天赋河套”品牌(央广网记者 金建军 摄)

  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活动9月22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天赋河套”总部基地举行。来自内蒙古全区各地农牧民朋友、致富带头人一起,通过歌舞、农畜产品展览会共话幸福、同庆丰收。

  在主会场,同时还举办“天赋河套,世界共享”名优特农畜产品展览会,各地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精彩亮相。百斤大西瓜、大南瓜、红彤彤的枣红梨,精细化加工的酸菜,因其良好品质走上高端市场。天赋河套品牌绿色同城办公室副主任张旺说:“通过天赋河套的品牌能够统领巴彦淖尔市优质的农蓄企业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引领企业能够在全国甚至世界上打造农业驰名区域公共品牌。”

  在陕西省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脱贫攻坚成果展览馆里,杨水合一家从半山土窑洞搬迁到红砖青瓦新居的照片让参观者记忆犹新。

  从一家四口挤在15平米的土窑洞,到搬进100多平米红砖青瓦新居,从曾经为生计苦恼的困难户,到如今成为瓜菜种植大户,杨水合的脱贫之路是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折,也是王湾村的一个缩影。

  “特别是针对几代人蜗居危窑的现状,我们按照‘三精’管理要求,坚持群众自筹不超标、安置面积不超标的原则,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建成特色民俗新居48院,搬迁安置群众50户150人,其中易地搬迁26户81人,避灾搬迁24户69人。”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宇说,搬迁安置圆了王湾村群众百年的安居梦。

王湾村的新居(央广网发 航拍图)

  搬进新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

  宜川县丹州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贾李锋介绍,近年来依托王湾村地理、区位、生态优势,立足实际、反复论证,研究确立了“产业转型谋发展、旅游带动促增收、设施改善优环境”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坚持“一人一亩花、一户一棚菜、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方向,开发建成瓜菜大棚采摘园150亩,鱼蟹水产养殖园56亩,牡丹花卉观光园186亩,产品展销平台210平米,种植农作物768亩,畜禽养殖存栏1530头(只),实现了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全覆盖。

  脱贫攻坚以来,王湾村完成了巷道硬化、广场建设、村庄亮化、人畜饮水、卫生厕所普及等惠民项目,迎来了“庭前有菜园、门前有花廊、村巷有文化、房屋有特色”的新生活,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种上了瓜果飘香的钢架大棚,这个蛰居在黄河畔的小山村走上了安居乐业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讲好黄河故事助推文旅发展

  河南省武陟县拥有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理黄河历史的庙观——嘉应观,被誉为“黄河故宫”、“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是黄河在武陟堵口成功的一个纪念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这里也是人与河抗争的历史活化记忆。

当地一所中学组织学生在嘉应观开展研学课程(央广网发 江虹霖 摄)

  嘉应观景区党组书记翟嵩峰表示,为让黄河文化代代传承,自去年起武陟县聘请专业团队打造此类研学课程,覆盖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小学以下阶段以实践体验黄河文化为主,重视游戏性艺术性;初中阶段在县情市情基础上围绕黄河文化适当增加竞赛、探索等内容;高中阶段在省情国情基础上挖掘黄河治理文化核心,以研究、考察学习为主,观光考察为辅。

  据了解,武陟县黄河文化的传承实践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黄河盘鼓、大圣鼓、怀梆、黄河号子、黄河抢险石头树梢梱、大河遗风民间传说故事及歌谣小曲调等数十种。黄河泥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武陟县多家中小学校列为课堂学习内容,许多学校也在积极打造特色课堂。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在上、中、下游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累。陕西是河湟文化、河套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之地,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程度位于黄河流域省份前列。其中,陕西壶口景区与圣地河谷、圣地大剧院、文安驿同属于陕北“一横”大型文化旅游板块。

陕西壶口瀑布(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陕旅集团以‘旅游+’为突破,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了以‘王’字型骨架布局的全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新格局。”近日,陕旅集团壶口文旅公司副总经理王思宣在谈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说:“立足黄河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坚持旅游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陕西壶口景区文旅发展进入新时代。”

  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介绍,近几年宜川县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征集历史文物、进行考古挖掘、听取老人讲述、召集专家座谈等方式,多措并举深入发掘整理民间传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抗战文化、农耕文化、河船文化、根祖文化的地域特色黄河文化。

  任建新说,宜川县还加大了遗址保护修复,配合中国社科院、陕西省考古院对龙王辿古人类遗址、虫坪塬西周古墓群等进行挖掘保护,对石堡寨、蟒头山、盘古山等进行保护开发,保存历史风貌,留住文化之“根”。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好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好黄河故事,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延续黄河历史文脉,这绝不是陕西省一家的事。”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表示,陕西应该充分发挥浓厚的黄河文化优势,与沿黄其他省份展开密切协作,互取经验,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黄河沿岸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