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9日消息(记者周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高校和医院因人流庞大、成员复杂,源头分类的难度较大。如今,这些地方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行得如何了?日前,记者跟随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每月一访”活动,走进多所医院与高校。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是源头分类,上海各医院和高校都动了不少脑筋,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与社区等一般场所不同,医院的各类垃圾若分类处理不当,可能酿成大祸。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保处(北)副处长施慧告诉记者,此前很多患者将使用过的棉球丢入干垃圾桶内。医疗废弃物放错了地方,让院方很是为难。从灭烟垃圾桶获得灵感,市一医院自制简易棉球丢弃桶,投放口仅几厘米,配上医疗废弃物标志性的黄色标识,患者一目了然。每天,清洁人员都要清运四五次棉球废弃物。此外,医院还采用了“编号标注”的方法,每个垃圾桶上均有编号,可追溯源头,避免四分类垃圾的混装、错装。

  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看到,校园共有3个投放站点,分为早午晚三个时段开放。交大特别定制的垃圾箱房配备了烟感喷淋、紫外线消杀和排风除臭系统,能有效解决细菌和气味问题,并杜绝了干垃圾引燃的安全隐患。垃圾箱的投口也是精心定制的。各类投口数量根据产生量合理配置,湿垃圾的投口“一口双用”,特别留出了丢弃塑料袋的空间,湿垃圾破袋和干湿分离在一个投口里即可完成,解决了湿垃圾袋辗转多个投口所造成的地面潮湿脏乱等问题。感应式清洗装置靠近湿垃圾投口设置,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妥贴关照了每天的使用行为。

  今年新生报到日,结合“节约粮食”主题活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与后勤保障中心合作,在食堂推出“‘光盘’换好礼,文明‘益’起来”专题活动。“交大V卡”用户在指定时间打开“交我办”APP-虚拟卡或小程序“交大V卡”,于就餐结束后上传“光盘”照片,通过AI判断成功后,即可领取“交大V卡”用餐红包。

  在上海师范大学,则通过引进社会资源,添置干垃圾压缩处理设备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同时,学校与所在街道相衔接,邀请徐汇区绿化市容、城管执法等属地管理部门进校宣传分类政策,实地指导分类减量工作。上海师范大学还建设了垃圾分类体验馆: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结合专业特色制作的创意卡通垃圾分类桶。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介绍,体验馆展示学生的科创作品和艺术作品,一系列宣传推广下,上师大徐汇校区2019年干垃圾日均收集量比2018年同期减少约10.5%。

  下一步,上海市教委将进一步加大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监督力度,聚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提升高校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高校垃圾分类工作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实效和学生垃圾分类理念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