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9月18日消息(记者雷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成功修复了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摇钱树”。这件由人物、动物、铜钱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摇钱树”造型十分精美。“摇钱树”究竟是怎么被修复的?它的修复之路经历了哪些困难,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宋俊荣对央广网记者进行了讲述。  

 

修复后的东汉青铜摇钱树(央广网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2017年底,陕西省宝鸡市郭家崖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墓室的前室西南角发现了一件摇钱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宋俊荣回忆,当时摇钱树树枝残片凌乱散布在墓室周围,只剩下86厘米高。“我们现场保护时看到它树杆与树座是断的,叶片都比较散,墓里很多角落都会能找到叶片。墓进过水、水位不低,把东西冲得到处都是。我们在现场把散落的叶片全部收集装到盒子里,树杆也打了石膏包,整体提取回来在实验室修复。”

  宋俊荣在征求了当时考古队负责人意见后决定完整修复这件摇钱树。修复过程中,文保人员发现摇钱树的枝叶片虽然大部分都在,但锈蚀非常严重。“它厚度大约只有1.5毫米,加上常年锈蚀的侵扰,坚固程度很低。我们还发现叶片上有很细的小纹,相当于头发丝稍微粗一点点。所以叶片类的清除锈蚀工作基本上都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能放大到5~50倍。用肉眼的话很多地方看不清。”

 

修复后的摇钱树叶片(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经过文保工作者两年多的努力,这件青铜摇钱树各个部位的零件都修复完成,缺失的部分也已经进行了复制。摇钱树重新惊艳我们只剩下一步之遥。宋俊荣说,这一步可不好走。“可能大家最要问的是修完以后怎么样把它搭起来?我们考虑了很多种办法,觉得都不合适,最后考虑搭一个木结构架子,用鱼线把所有的叶片以分散重力的方式吊到架子上,不让它把重力受到原有的叶片挂钩上,不让它二次受伤害,毕竟青铜器已经很薄很脆了。为了让它最后能显示出来完整的样子,它缺失的那一部分,大约不到1/3,进行了复制品的翻模。”

 

摇钱树树干局部(央广网记者 雷恺 摄)

  那么,文保人员是根据什么来证明叶片在树杆上的位置、挂法?宋俊荣说,主要还是根据摇钱树出土时的情况:“当时树杆虽然倒在地上,但是树杆上面原有的或者是底下还有一些分枝,虽然断了,但在旁边,我们都把位置标好,依据这去复制后面的东西。不是说我们想当然复原、随便挂上去,我们完全是依据它出土的情况,来做后期的复原修复工作!”

  宋俊荣说,仅仅把摇钱树搭起来就花费了一整天时间:“早上8:40左右开始搭到中午,吃了个饭,也就是半个小时,然后到下午下班才完全搭好。木框架搭好以后,把主树干放到中间才开始挂叶片,吊隐形的鱼线比较麻烦,要一点一点挂,还要找角度和重力,真得是不好挂,提心吊胆的,因为太脆弱了,经过近2000年,青铜的强度肯定很低很又那么薄,在墓里头锈蚀又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