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7月8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马泰生 王姝懿)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西宁市330个贫困村的先后两批701名“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情系基层,带领贫困群众精准发力拔穷根,攻坚克难谋致富,他们守初心、担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在最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助力脱贫攻坚。

  “两溜山、一叶天,衣服洗了晒不干……”这是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乡雪隆村群众对气候条件的形象描述。以前这里资源匮乏,村民发展思路窄、专业技能欠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驻村第一书记李孝东来到这里以后,从带队伍、抓环境、重民生、暖民心入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发展产业、加快建设“高原美丽乡村”,今年雪隆村为了壮大集体经济,申报了雪隆村生猪养殖场新建项目,心系雪隆、情牵雪隆的李孝东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为党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来到雪隆村村委会的时候,李孝东正与村两委班子讨论生猪养殖场新建项目的有关事宜,找到让村民们长远发展致富的路子,一直是李孝东和村两委班子探索的问题。

  驻村近4年来,李孝东帮助村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不到两年的时间,雪隆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幼儿园建成了、“坡改梯”工程落实了、移动宽带连上了、广场修整绿化了。

  雪隆村村民扈成花说:“以前我们庄上没有这么的好,坑坑洼洼,李书记来了之后,修建的非常的好。”

  拥有近万亩草山的雪隆村,依托这一优势条件,投资了176万元建设了15栋独立畜棚,成立了特色养殖合作社,并设立了村级互助协会,可为村民提供50万元的互助资金贷款。

  雪隆村村民张忠虎说:“李书记确实对我们村里起带动作用了,困难的人他也帮扶了,带动大家养了牛羊,80%的人都养了牛羊。”

  脱贫致富的路上不能少一人,李孝东通过政策兜底、入股产业等方式,让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走进曾经的贫困户龙桂梅家中,窗明几净、温暖如春,她激动地告诉李孝东,家里马上就要添置50头羊,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现在将房子装修好了,还资助我们的孩子考大学。”

  大山深处,笑语花香、牛肥羊壮,雪隆村正在快速蜕变,四年来,李孝东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带领群众一步一步走向小康之路,也用自己的热情和干劲影响着大家。

  雪隆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周伟说:“相信在像李孝东书记这样许许多多的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党的脱贫攻坚的政策会得到很好的落实,也会让所有的贫困村跟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敢想敢干勇担当,西宁市的“第一书记”们通过实干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

  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孔家梁村的村民们说起驻村第一书记安韶辉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安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

  孔家梁村村民翟得成说:“他工作非常认真,对我们非常好。以前我们的房子不好,搬迁后住的楼房,有120多平米,商铺租出去,到年底我们都会分红。”

  作为生态项目搬迁村,孔家梁村在2017年搬迁至桥头镇,曾经的贫困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都住上了整洁、宽敞的楼房,贫困户也相继脱贫,实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

  孔家梁村村民杨文香说:“我们在老家的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搬下来了,各方面都很好,孩子们都去打工,找一些活干也比较的方便。”

  因为经常走访入户,安韶辉与村民的关系很是融洽,搬迁后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村民赵桂香就在小区附近开了家饭馆,每天的生意格外红火:“书记经常会来看我们,对我们很关心,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在驻村工作中,安韶辉要求自己和村民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感情同步、事业同干,他依靠真挚情感,在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扑下身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

  孔家梁村驻村第一书记安韶辉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充满信心,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