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岗煤炭集中区新建的车间(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央广网银川7月1日消息(记者廉军)记者近日对贺兰山重点区域进行了现场采访,惊喜地发现,经过3年多的强力综合整治,贺兰山生态呈现出巨大变化,绿色新生态跃然而出,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正在恢复本色。

崇岗煤炭集中区治理整顿后(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记者来到石炭井大登沟治理修复点采访,站在治理后的一座高山山顶平台上,大登沟一线巍峨雄浑山貌和四周生态治理修复的状况尽收眼底。经过2年多艰苦努力,人工滴灌技术栽种的3万株适生乔木以及21万株灌木,在悉心管护下成活率超过90%,一派生机盎然。当地整治指挥部干部吴克华告诉记者,面积4平方公里的大登沟南北两侧曾经聚集了50家洗煤、储煤、煤矿企业,2017年将此处50家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开始进行大规模治理修复。利用采煤坑修建的5万立方蓄水池7月底将投入使用,这一区域绿化用水有了新保障。通过生态修复工程还上了“生态欠账”,大武口区开始做大工业旅游文章,利用曾经运输“太西煤”的平汝线小火车串联核心景区,我们脚下这里就是建的直升机停机坪,用来观光旅游的。

崇岗煤炭集中区绿化带(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记者随后来到石嘴山市80%的煤炭生产、加工和储存集中的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区,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大规模重塑整合,这里的“散乱污”414家企业已关停取缔类236家已全部完成“两断三清”,有97家企业初步完成整治进入试生产。先后投资上亿元完成了4条主干道路和姚汝路宽幅林带绿化,完成对银汝路、崇祥路等改造提升,建成100亩填埋和生态恢复项目,实施贺兰山外围近千亩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平罗县环境整治指挥部干部张梅说,崇岗煤炭集中区治理像是“打巷战”,每一个点都是极难啃的硬骨头。已拆除各类洗煤机等生产设备930台套,碳素炉45台,清除原料、产品459万吨、清除煤矸石等固废549万吨;拆除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46万方。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首府银川市全面深入推进贺兰山东麓环境综合整治,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有40处整治点还有外围11处整治点,2018年以来,把贺兰山东麓自然保护区边界外围2公里范围都列入生态修复区域,历史遗留矿山和无主渣台生态修复、东麓浅山区文化旅游生态廊道建设列为重中之重。浅山区造林3万多亩,对过度开采的、岩土体开裂的、植被稀少的地段加强治理,对部分植物残缺路段,进行补植栽植。通过外围浅山区造林绿化,打造西部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生态廊道,贺兰山浅山区有各类非煤矿山矿权企业数十家,经过几番科学整合,采矿采砂企业数量锐减,开采面积不断缩水,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贺兰东麓浅山区文化旅游生态长廊呼之欲出。

贺兰山下葡萄酒庄(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走进贺兰山下的志辉源石酒庄这个绿色世界,勾画出与“父亲山”的和谐共生一幅动人的美景。17年前这里却只是贺兰山脚下众多沙石料采料场中的一个。酒庄累计投入6亿元,在1.8万亩采沙区种植130万株树木,绿化覆盖率超过80%,将6000余亩沙石采坑进行了绿化美化,并因地制宜建成了水景、建成了贺兰山文化休闲公园、葡萄酒品鉴大厅、生产车间、成品酒存储窖等设施,去年接待旅游消费人群15万人次,绿水青山带来了生态收益。

贺兰山东麓银川段治理后景色(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宁夏自然资源厅负责人介绍说,宁夏在完成了自然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综合治理,83个矿业权全部退出,50处工矿设施全部拆除,3988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之后,2019年巩固提升保护区治理成果基础上又实施了保护区外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所有露天煤矿已关闭退出,重点区域332家“散乱污”煤炭加工企业已关停取缔,影响生态环境的45个点位全部完成基础治理。今年整治自然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损害生态环境质量和功能问题, 2021年完成自然保护区及外围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好转,生物多样性步入良性循环,建立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谋划建设的贺兰山东麓生态绿色长廊将为贺兰山系上“绿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