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德令哈12月12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李焱 董亚洁 周志萍)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结合产城融合,积极谋划、建设柴达木城镇群,由产业推进的小城镇群在荒漠崛起。

  宽阔整洁的街道,修整一新的建筑,昂然挺立的白杨树,这是海西州大柴旦镇,一座荒漠上建起的城市。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今,大柴旦镇既有城镇的“颜值”,还有城镇的“幸福感”。

  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文化站站长冯黎明告诉记者:“我们建了一个文化馆,羽毛球、乒乓球,书画展、电影展都有,基本上解决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文体娱乐问题。”

  大柴旦,蒙古语意为“大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这里是柴达木资源开发起步最早的地方,一度是柴达木盆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92年,大柴旦设立工委和行委,为海西州委、州政府的县级派出机构。现在的大柴旦以“宜居宜业”工业小镇的建设目标,以产城融合,“强短板、聚人气”,以景城融合,打造翡翠湖等特色旅游景区。

  海西州大柴旦工委副书记、行委主任孙刚介绍:“产城融合就是为辖区企业打造后勤保障基地,同时深入挖掘老柴达木精神所带来的红色记忆,更好地把我们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好。”

  海西州政府所在地德令哈1988年建市,是一座“年龄”只有31岁的年轻城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依托柴达木工业崛起,德令哈市以巴音河的“水”和柏树山的“绿”两条主线,努力探寻城市发展的特色路径。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不断拓展,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建设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林慧珍说:“作为第三代柴达木人,我见证了德令哈市这些变化,周末可以带孩子上白树山拍拍风景,来旅游的游客都说,你们生活在德令哈小镇真幸福。”

  德令哈市区西行20多公里的国道一侧是柯鲁柯镇。街道两旁,青砖、木门、红木窗的仿旧建筑整齐排列,供销社、粮站等店面,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建国初的农垦时期。

  柯鲁柯镇挖掘自身特色,浓缩柴达木农垦文化,建设风情小镇。根据这里村与村之间距离比较远的特点,小镇承担面向各个村落的辐射功能,发展农村电商等多项业务。

  为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售卖”农副产品的目标,柯鲁柯镇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把群众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放到这里或者挂到网上,拓宽特色农产品交易渠道。

  柯鲁柯镇精准扶贫服务中心主任徐海青介绍:”镇上各村的农产品通过这个平台打开了销路,为老百姓增加收益,这也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一个过程。”

  德令哈是一座工业城市,与工业产业相关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德令哈努力在产城融合,产业连片,以产兴城上下功夫,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

  德令哈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兼总工樊百花介绍:“园区75平方公里,分为三个片区,与城市整个融合起来,达到产城融合的效果。”

  城镇人口聚集效应较弱,一直是海西州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如何考虑各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人口向乡镇所在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提高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海西州打造柴达木城镇群的一个探索方向。

  海西州副州长栾风江介绍:“一是点与点之间的错位发展,互补互通方面下移,今后能有一个主打的突出口,在产与业的呼应关系上,能有一种新的模式。二是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加快产业的建设,以产兴业,以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