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27日消息(记者王妍)黄河甘肃段地处黄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源补给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6日,甘肃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多位院士专家为守护母亲河建言献策。

甘肃26日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央广网记者 王妍 摄)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部位,是我国唯一具有三大自然区域的省份,也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境内祁连山和位于青藏高原的甘南州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和补给区。

黄河白银靖远段(央广网记者 王妍 摄)

  针对甘肃黄河流域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系统脆弱多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突出问题,草业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建议,可结合黄河甘肃段各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制订一地一治理方案,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认为,合理放牧是提高黄河水源涵养能力、治理草地退化沙化的重要手段,“为不同的草地类型制定相应适度的载畜量可有效加强黄河源头生态保护。”

黄河白银靖远段(央广网记者 王妍 摄)

  未来,如何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教授表示,可以将区域旅游、农产品等生态特色产品为保护与发展结合的突破口。兰州大学黄河研究院院长潘保田建言,可巩固高效旱地农业在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建设旱地农业生态化示范区,进而实现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双赢。

  目前,甘肃正在建设黄河流域治理保护大数据库,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下一步,甘肃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切实做到“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