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湖州11月14日消息(记者傅炜如)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浙江湖州扎实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这为湖州在新时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上指明了方向。

  2017年11月,湖州市在浙江率先出台《关于建设清廉乡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的指导意见》,今年年初又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事务精细化管理做细做实清廉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

  “村务卡”结算制度、“村务e点通”、“书记说廉”、“廉情工作站”……徐徐清风入村来,湖州各乡村探索治理新模式。通过清廉乡村建设,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形成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和谐,乡风民风更加清朗向上的局面,提升了乡村群众的受益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村务卡”结算制度

  为“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

  11月7日下午,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的村记账员稽昂在镇上指定店铺购买完村里的办公用品后,拿出村务卡在POS机上刷了一刷,再输入密码,就完成了支付。

  “现在村里买东西只要带一张公务卡就可以,不用带现金。完成缴费后,发票和相关单据自己签字,再找监督员和村书记签完字后,拿到镇上结报就可以了,与以前相比方便不少。”稽昂说。

 

村务卡移动支付(央广网发 湖州市纪委供图)

  如何管好村集体的“钱袋子”,曾是困扰乡镇的老大难问题。自2017年7月起,德清县钟管镇率先在湖州市试点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村务卡结算制度,这项制度让村里的“小微权利”套上了“紧箍咒”。

  钟管镇纪委书记费力波告诉记者:“现在钟管镇每个村都有三张村级公务卡,任何一笔村级公务支出都只能通过村务卡结算,每一笔开支都能追踪来龙去脉,村务支出一律不得签单挂账。”这一非现金结算方式从源头上规范了资金的流向、项目、数额等,也让村干部遵章守纪、不采红线的意识不断增强。据介绍,去年全镇非生产性开支同比减少57.47%,接待费下降90.1%。今年,钟管镇已实现零现金和零备用金的目标。

  2018年年底,湖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村级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开始,全市实行村级非生产性开支使用村务卡结算制度。

 

村务卡支付(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湖州市吴兴区在村务卡的基础上,落实村务卡移动支付,推动村级小额资金规范化管理,实现了村级小额资金便捷支付。

  吴兴区湖东街道章家埭村率先展开村务卡移动支付。章家埭村村书记汤水根介绍:“支付宝和微信绑定村务卡,扫一下‘一码通’就可以完成支付,并向供货方索要发票、支出明细单据和村务卡交易凭条等报销凭证,然后再在三资中心结报,村务卡自动还款结清。”

  截至目前,吴兴区共办理村务卡456张,300多家供货商开通了“一码通”,161个行政村已逐步取消村级备用金,实现了村务卡办理全覆盖、激活全覆盖、使用全覆盖。

  “村务e点通”

  村级事务在阳光下“亮晒”

  走进湖州长兴县李家巷镇青草坞村,美丽的乡村风貌吸人眼球。更引人注意的是,家家户户门上都有个二维码。

  村民郑思华拿起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后,直接进入了清廉乡村“村务e点通”平台,简单地左右滑动就可以看到村情简介、“两委”班子、群众关注、举报投诉、群众互动等五大板块,涵盖“三资”管理、民主决策、村级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内容的村级“三务”信息向群众公开。

 

村民家门口的二维码(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记者见到,在“群众关注”板块,通过整合组织、财政、农业、国土、民政等职能部门服务审批事项,对党员发展、农民建房、失地农民保险、村级工程招投标等11项事宜提供实时查询服务。

  郑思华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老人都会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村里的公开信息,操作非常方便,我们可以随时向村干部提出问题。”

  “村务e点通”鼓励群众参与到村里基层治理和清廉工作监督上来,平台公开县、镇、村三级举报平台的联系电话、举报方式等信息,将日常监督延伸到农村基层“末梢”,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亮晒”,推动清廉乡村建设落地有声。

 

“村务e点通”平台(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目前,“村务e点通”在李家巷镇12个村全面推开。李家巷镇纪委书记钱永权介绍说:“‘村务e点通’是探索深入推进村级事务精细化管理中的创新举措。这个平台开通以来,公开热点事项信息5200余条,涉及资金2600多万元,村民线上反馈问题、上传信息和参与互动率超过90%,已累计收到群众反馈问题180件。”

 

青草坞村财务公开(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问廉书记”

  把基层 “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11月7日傍晚,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村委书记沈新华遇到了前来问廉的村民施佳英。施佳英在村里的公示信息栏看到了村里的财务情况,心中有所不解,前来向书记询问情况:

  “这个月村里支出怎么比上个月多了那么多?”“这个月村里在进行环境改造,建设支出增加了。”

 

村民“问廉书记”(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这样“问廉书记”的现象在曲溪村非常普遍。倾听群众的声音,接受群众的监督,把基层的“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记者了解到,为持续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德清县创新推出“书记说廉”。截止目前,德清县全县已举办“书记说廉”156场,受教育5600余人次。活动开展以来,已剖析身边经典案例28起,制定整改举措39条。

  今年在“书记说廉”的基础上,德清县在做好村级三务公开信息的同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在钟管镇创新推出“问廉书记”。

 

曲溪村“问廉书记”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图由湖州市纪委提供)

  沈新华告诉记者,村里会定期召开“问廉书记”会议,村民可就村里的资金使用问题、村里的三改一拆问题等向书记提问。“当然除了开会问书记,平时在村里遇到书记提问也是一种普遍的问廉方式,”沈新华说,“很多问题情况村里已经在做但村民不知道,很多村民的问题村里不清楚,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沟通,加强清廉建设,还是比较实在的,村民对村里的问廉情况反应比较好。”

  如今,钟管镇共举办了10次大型“问廉书记”活动,共处理53个问题,派发26张督办单,7张立即解决,其余之后解决,群众满意度100%。问廉目前在钟管镇全面铺开,正在向全县推广。

  “廉情工作站”

  监督触角延伸至家门口

  安吉县灵峰街道大竹园村,从原先的经济薄弱村到如今年收入超百万村,开发建设给大竹园村带来美丽蝶变的同时,也给村级事务监督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018年5月灵峰街道率先建立安吉县首个“廉情工作站”,通过整合力量、理顺机制、延伸触角,着力探索村级联合监督模式。

  记者在大竹园村见到一面“重点工程监督墙”,村里每个有规模的项目都有一名对应的项目监督员,各项目存在的问题也挂在墙上。

 

大竹园村重点工程监督墙(央广网记者 傅炜如 摄)

  灵峰街道纪委书记周静红向记者介绍说:“廉情工作站由村干部兼任站长,下辖村监委、廉情监督员、廉情包干片区长三支队伍。”村监委主要根据“责任清单”开展监督,廉情监督员则“走入村民家”,主要收集村情民意,廉情包干片区长着重监督包干区内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等。

  近日,有廉情监督员反映“大竹园村在零星工程用工管理上比较随意”,村监委主任于芬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并督促抓紧整改。目前,村里已经出台实施村级零星工程用工审批单制度,廉政风险点被及时堵上。

  于芬说:“廉情监督员来自群众,了解村庄情况,能够主动收集廉情,深入摸排问题,精准监督村务运行。作为村民榜样,他们也可以借此传播‘清廉乡村’理念,带动更多村民清正廉洁。”

  “有了廉情站后,有些问题过去可能只是觉得不妥,稍加提醒就算了。现在会对照标准,严格按照流程开展谈话提醒。像上班纪律等原本容易忽视的问题,也会做好预防。”周静红介绍。

  记者了解到,自成立以来,大竹园村廉情工作站围绕村级工程建设、村集体资源出租出售、组账村管等项目开展监督活动14次,参加、列席村级会议5次,收集村情民意42项,向街道纪委报告重要事项12项,其中村级合同管理不规范等7项内容经街道纪委调查后已落实镇村两级进行整改。

  廉情站与群众实现了“面对面”,将监督触角直达“最后一米”。通过这一载体,村级监督力量有望得到增强,事后监督逐步向同步监督转变,有力促进了村级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