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11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兰州的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这曾经是兰州人民对严重的大气污染进行的调侃,也说明了长期以来,大气污染是兰州人民的一个重大“心肺之患”,也是外界认识兰州的一张“负名片”。

  “蓝天保卫战”成效初显

  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受河谷盆地地形和不利的气象因素,加上以重化工业占比80%的工业产业布局和以煤炭为主单一的能源结构,过去冬季污染严重时,在城中看不到数十米外的建筑轮廓,从山顶上俯视甚至找不到城市的踪影,曾有国外媒体报道说,兰州在卫星上消失了。

  2011年,兰州市发出“打赢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的号召,举全市人民之力向大气污染宣战,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环境应监测车(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2019年,截至11月9日,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66天,同比增长35天,创2012年执行国家大气质量监测新标准以来最好纪录。“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兰州的气象扩散条件好,才让我们这些年的努力产生了质的变化。”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办主任杨继宏告诉记者,“从1号进入供暖期以来,全市污染物浓度虽然有所上升,但大气质量全部为优良。”

  “六大重点”对症下药

  “蓝天保卫战”对于兰州来说尤为艰辛,除了在思想上完成转变,构建了省市联动、全市行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外,对症下药是工作的关键。杨继宏告诉记者,兰州治理大气污染在举措上聚焦发力立法、控尘、减排、压煤、管车这“六个重点”。

  早在2013年,兰州市就完成了“煤改气”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同步进行,自2013年起,全市实现了107户企业出城入园。“以往一入冬,小山坡上居民家的小火炉就开始烧起来了,特别是早上,山坡上一片烧煤的烟雾。”杨继宏说,实施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后,从2017年至今,全市18.4万台煤炭炉基本消灭。

  从兰州市颗粒物全年常规源解析结果来看,机动车尾气是仅次于城市扬尘的第二大污染源,兰州便开始在“车、油、路”三个方面下功夫。淘汰黄标车,发展地铁、南环路、北绕城,“兰州为什么要修地铁,就是为了优化公共交通。”杨继宏说。

通过“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可实时了解空气情况 (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手机上的移动监察站

  近年来,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将更加注重“技防优先”,将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作为冬防最大的助力,通过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为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和区域考核提供支撑和依据。

  杨继宏展示了一个名叫“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的手机软件,“这款手机软件2017年10月正式向公众推广。”只要打开它,便可以查看分布在兰州市各个角落的535多个微型监测站的空气质量状况。还可以追踪到网格负责人信息和致污原因,并且一键导航到监测点具体位置。

  在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挥部,大屏幕上显示网格化监控平台、工地扬尘智能监控平台、无人机航拍监控平台、机动车红外遥感监控平台、重点企业全过程监控平台、走航激光雷达监控平台、秸秆焚烧监控平台共7大平台,杨继宏表示,从2016年开始,这些平台的逐步投入使用,让兰州市完成了从单一“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转变“用技术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我们工作人员再下到点上解决问题。”

环境执法对监控中心的7大平台(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连续六年,兰州空气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位居中游。2015年12月,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并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这一奖项肯定了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探索对国内外同类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兰州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治”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成为促进开放和发展的催化剂。据统计,2017年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89.7万人次,增长36.06%,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200万人次,创历史最高值,实现旅游总收入448.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