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小城之夏·采访手记】紫阳青山中的脱贫人

2019-07-11 09:17:00来源:央广网

  去这一趟陕南紫阳,我对“山大沟深”这几个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受地形限制,紫阳县内山中一半公路一半土路,越深入大山,路就越不平坦,坡度大,还很狭窄。顺着土路往山顶开,45度倾斜的“发卡弯”一个接一个,刚下过雨的泥地很滑,路旁就是山谷。每次司机谨慎又大胆的踩下油门,我都要下意识的抓紧车门上的扶手。会车时,车辆也需慢行才能紧贴着通过。虽然如此,通了路,电、网、车能随之走进这片深山,带来新气象。

  烈日酷暑,但山中清凉。我们一行7人跟着紫阳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前往紫阳县麻柳镇麻柳村的茶园进行采访、拍摄。经过两个小时的路途颠簸,辗转高速、县道、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距离紫阳县城53多公里、毗邻四川万源的山区村。

  当地民风纯朴,面对陌生的我们,茶农非常热情地招呼大家,展示自己背篓里刚采到的夏茶鲜叶。边拍摄边闲聊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雨水稍多,茶叶的杀青时间要更长;采茶不能用指甲,要用巧劲儿,不然手上的油脂和细菌会进入茶梗,泡出来的茶叶断面发红,不好看;采茶只采顶部嫩叶,俗称“掐尖儿”,独芽做“银针”、一芽一叶做“翠峰”、两芽一叶可作原材料卖给其他加工厂……

  

  茶农向记者展示的“一芽一叶” 朱琛 摄

  从这片茶园收茶的茶厂厂主叫于安林,来自四川,2007年他从老家广安市跨省“移民”到毗邻的麻柳镇时,开办的是水泥厂。因政策变化,2012年水泥厂停产关闭,直到2016年他在政府的号召下改办茶厂。随着茶厂的开办,这些年麻柳村茶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0余户茶农走上脱贫路。

  当天下午,我们带着充足的素材,满载而归。次日,我和同事两人再次出发重返麻柳。这次的目的地是麻柳村的一个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就在村委会旁,一排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有的已经有人居住,有的还等待着它的主人。

  7组贫困户王克金是两年前加入到下山脱贫队伍中来的,这两年他住的一直是毛坯房,如今攒了2万块装修下新家。虽然搬进了新房,但村民们新生活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一段时间。王克金只掏得出装修一层的钱,顺着毛坯楼梯来到未经装修的二楼,墙角和阳台晾晒的菜干、屋顶悬挂的腊肉,以及贴墙放置的一圈矮桌和生活物品,依然可以看到他在旧土屋多年生活的烙印。

  

  王克金堆放在新家二层的杂物 朱琛 摄

  如何将生活过得更好,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需要村民和当地政府一起努力,也需要国家的帮助。尽管移民搬迁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很多村民仍很高兴能搬下山来。跟着麻柳村村委会干事,我们爬到位于半山腰的王克金旧屋去采访。山路前一半是水泥铺成的半脚长大小的“台阶”,这是当地村委会给山民修的“到户路”,后一半则完全是林间土路。没爬过山的我上山时四“脚”着地、四肢并用,下来时手拄烧火棍降低重心一步步蹭着下。75岁的王克金走在这条过去40年日夜往返的山路上,背着双手、如履平地。

  在王克金的旧屋前,他热情的拿出三个小板凳招呼我们坐下,山中蚊虫横行,我给了老王一根驱虫手环,他看着很新奇,采访过程中一直攥在手里摩挲着。两只散养的走地鸡围着我们的板凳转,“咕咕”声中,他讲起自己与妻子来此安家的过往、对下山搬新家的期待,以及对改善生活的愿望。

  

  从山上旧屋去往山脚新家的王克金 刘涛 摄

  离开麻柳村时,头发花白的王克金站在新房前,半驼着背,微笑着向我们使劲挥手道别。我们即将登车时,他快走了两步朝我们喊着:“谢谢啊,对不起啊……”我猜想,“谢谢”可能是对政府帮扶下山开展新生活的感慨,也可能是大山中独自生活多年,有人来看望他、了解他的感激;“对不起”则浓缩了这位艰苦农民一生刻在骨子里的淳朴与善意。他这一句,深深地定格,我久久不能忘记。

  按照规划,麻柳村将继续实施扶贫搬迁,让更多的高山农民下山。这次来到陕南紫阳县,我体会到深居大山的种种艰辛,更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勇于改变现状、砥砺奋进的力量。放眼群山连绵的秦巴山区,类似的地方并不少见。只愿与我等一样身居其外的人们,能更多的了解山中的他们,日后将更多温暖的目光投向这片升腾梦想的山区,在迈向全面脱贫路上,与他们携手同行。(见习记者朱琛)

编辑: 魏文欣

【小城之夏·采访手记】紫阳青山中的脱贫人

受地形限制,紫阳县内山中一半公路一半土路,越深入大山,路就越不平坦,坡度大,还很狭窄。顺着土路往山顶开,45度倾斜的“发卡弯”一个接一个,刚下过雨的泥地很滑,路旁就是山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