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缅国际通道大临铁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04-23 10:32:00来源:央广网

  

图为: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施工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进行钻孔作业(央广网发 张伟明 摄)

  央广网昆明4月23日消息(记者李健飞 通讯员张伟明 李冬冬)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正在建设中的中缅国际通道大理至临沧铁路有毒有害高风险隧道——红豆山隧道日前正洞已掘进3699多米,占隧道正洞长度的三分之一,标志着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红豆山隧道地处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境内,全长10.6公里,穿越无量山脉,紧邻澜沧江,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唯一一条汇集有8种有毒有害气体的高风险隧道。

  红豆山隧道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2017年5月隧道内开始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国内地质专家现场调研后认为,红豆山隧道赋存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区域占全隧70%以上,已经超出了地质勘探的认知水平,尚无成熟技术可供运用,其防治措施仍处于研究摸索阶段。

施工人员在安装了有害气体自动监测报警装置的洞内作业(央广网发 张伟明 摄)

  由于隧道内已经发现了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8种有毒有害气体,工人们施工时经常得佩戴防毒面罩。

  “隧道内一个是剧毒,一个是爆突。剧毒是硫化氢气体,吸入微微的一点含量,就可能使人窒息。另一个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爆突,或爆炸,都会引起人员的伤害。”4月19日,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经理赵宇说,有毒有害气体在非煤系地层赋存,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遇到。

  目前,中铁十局联合国内知名高校、专业科研院所以及设计单位就隧道非煤系有害气体区段施工关键技术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可对有害气体超前探测防突检测和监测。

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施工人员分工作业(央广网发 张伟明 摄)

  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隧道内安装了有害气体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和便携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隧道内空气质量。聘请专业检测单位,在每次施工前,对隧道内空气进行检测,再三确认安全后才进场施工,防毒面具成为了红豆山隧道的建设者的“标配”。

  赵宇说:“我们在不同部位实施监测,如果有特殊情况报警,监控员会第一时间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如果超出限界值就立即组织撤离,确保作业人身安全。”

  据了解,在日常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采用消石灰爆破技术对有毒有害气囊实施爆破,随后喷石灰水,使两种物质充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然后再通过剧烈的通风,把有毒有害气体进一步稀释,紧接着委托第三方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进行监测,直到达到施工标准。

施工人员休息期间喝水解渴(央广网发 张伟明 摄)

  除有毒有害气体外,涌水量远超设计成为红豆山隧道施工的另一个大难题。在隧道2号斜井口,九条直径超过20厘米的排水管通过三级泵站接力,源源不断地向上抽排洞内积水。赵宇说:“涌水量最高一天达4万立方,可注满16个标准游泳池,去年涌水量最大的一段时间,大伙都是泡在水里24小时不停倒班施工。”

  难题远不止有毒有害气体和涌水,隧道的施工也被比喻为“在蒸笼中掘进”。由于隧道施工区域处于水热活动带,地热活动性较强,洞内温度长期在40摄氏度左右。

  对此,在隧道内,每天都要堆放数十吨冰块进行降温,并采用大功率专业风机保证洞内通风,增加班组施工人员,实行4小时轮班制。但施工人员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还要佩戴防毒面罩作业,建设难度不言而喻。

施工人员通过冰块降温(央广网发 张伟明 摄)

  西南石油大学地质灾害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苏培东说,这个隧道积累的宝贵施工技术和经验,可以为我们修筑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的过程中提供很好的借鉴。

  目前,红豆山隧道正洞已掘进3699多米,占隧道正洞长度的三分之一,正按照施工组织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20年9月贯通。

  据了解,经过3年多的建设,大临铁路累计完成投资88.61亿元 ,完成路基土石方1340多万立方米、占设计数量的95%,桥梁1.7万成桥米、占设计数量82%,正线隧道开挖累计完成10.2万成洞米,占设计数量的66%。

  全长202公里的大临铁路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区,北起广(通)大(理)铁路大理站,跨越澜沧江、穿越无量山脉后到达临沧市,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60公里,为国家Ⅰ级电气化铁路,桥隧占线路总长的87.25%,建成通车后,昆明至临沧3小时左右可达,对于改善滇中和滇西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推云南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将起到积极作用。

编辑: 郑睿

中缅国际通道大临铁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正在建设中的中缅国际通道大理至临沧铁路有毒有害高风险隧道——红豆山隧道日前正洞已掘进3699多米,占隧道正洞长度的三分之一,标志着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