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传统哈密刺绣走向产业化 拓宽农牧民致富渠道

2019-04-07 13:4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密4月7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哈密台记者丁玲玲 高志华)近年来,哈密市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族农牧民从事民族手工刺绣,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成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挖掘、整理和创新维吾尔族传统刺绣,组织少数民族绣娘到其它省市深造,使手工刺绣业从零散的小作坊生产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的致富渠道。

  在哈密市传统工艺工作站设计室里,一批优秀的维吾尔族刺绣设计师和绣娘们,正在为今年7、8月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密作·匠心”维吾尔族刺绣服饰展做最后的设计调整。来自伊州区五堡镇的绣娘,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热娜古丽·素批也在为这次的服饰展做准备,她告诉记者:“我的这件作品在设计上有传统的维吾尔族刺绣的图案,梅花、牡丹花呀,但是想到现在流行元素,所以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当下的元素,比如说我们用传统的绣法,在当代镂空的布料上进行刺绣。”

  2008年6月,“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2016年3月,文化部在哈密设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并全力支持一批维吾尔族绣娘走出哈密,到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学习、采风。

  同时,哈密市成立哈密手绣协会,每个乡镇成立刺绣合作社,形成“传统工艺工作站---协会---合作社---合作组---绣娘”的工作链条,实现农民不出家门,不撂荒土地,用家居的技艺就能增收。

  绣娘帕提古丽·瓦依提说:“600块钱这个绣品,可以一边挣钱一边学,也是挺好的。家里面可以做饭,看孩子婆婆,能挣钱。”

  两年多来,有335名哈密刺绣传承人、密作师先后赴广州、苏州、北京、上海等内地高校学习专业绘画、刺绣,带动当地近千名刺绣爱好者积极参加刺绣技能、图案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

  哈密市文化馆馆长、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副站长崔建兵说:“经过高校的培训,从他们的这个理论,技术水平等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这个设计方面,在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在构图上比较大胆,比较新颖,吸引了很多现代的元素,真正的达到了扩眼界,强基础,增学养。” 

  在这些绣娘中间,有一位“绣郞”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山西灌木公司首席设计师卡德尔·热合曼,他收集、整理了上千种哈密民族刺绣品图案,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设计出大众喜爱的各类图案。每年,卡德尔·热合曼都带领绣娘们完成近百万元的绣品订单。

  卡德尔·热合曼说:“我们的绣娘变化很大,2016年到现在,我们的绣娘最高的收入,16年的时候一个绣娘一个月拿的工资1万块钱。” 

  近年来,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举办了1500人次的刺绣培训,增设雕刻、文创设计、自治区非遗保护项目维吾尔族剪纸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有3个国家级著名设计团队进驻哈密,调研、整理哈密刺绣文化资源,形成了刺绣传承人与内地企业的直接合作。

  崔建兵介绍说:“我们传承人群的不断扩大,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喜欢我们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维吾尔族刺绣了。我们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共生产了研发了1000多种旅游产品,现在销往不仅是国内,还有国外,带来很多的订单,对我们下一步的这个精准扶贫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编辑: 胡莹莹

传统哈密刺绣走向产业化 拓宽农牧民致富渠道

近年来,哈密市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族农牧民从事民族手工刺绣,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成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挖掘、整理和创新维吾尔族传统刺绣,组织少数民族绣娘到其它省市深造,使手工刺绣业从零散的小作坊生产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的致富渠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