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全国人大代表沈满洪:建议由国家层面牵头组织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2019-03-05 09:5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宁波3月5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杜金明)提到杭州湾,人们首先会想到杭州湾跨海大桥。没错,一桥飞架南北,改变了长三角的交通格局,也让杭州湾区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高地。而浙江省正在加快实施大湾区建设,杭州湾区域又将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做好环境保护与发展是大湾区建设必破之题。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长期关注杭州湾区域的污染防治问题。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带来的建议是希望国家层面牵头组织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杭州湾近岸海域水质差问题,一直得到了公众、媒体和环保人士的关注。为了加强杭州湾海域的污染治理,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杭州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方案,全面开展杭州湾陆源污染治理。宁波市也出台了《宁波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杭州湾(宁波)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文件,通过采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劣四类提标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全收集、入海河流全面剿灭劣五类、养殖尾水治理等措施,近五年用于治水方面投资超过500亿元。

  尽管治理工作做了不少,但从近五年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指数分析来看,水质没有根本好转。沈满洪介绍说,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水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2012年至2016年,杭州湾南岸富营养化指数由60.27上升至120.78;镇海—北仑—大榭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指数由12.64上升到31.5,其原因是没有找准污染来源,没有抓住治理重点对症下药。

  一方面是杭州湾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环境保护压力日益突出,杭州湾区域污染问题该如何才能治标又治本?沈满洪调查认为,关键是要找准污染来源。

  根据1994年世行《杭州湾环境研究》和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长江口及毗领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调查结果,进入杭州湾的营养物质,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有约90%、94%来自长江。而杭州湾是我国唯一的河口型海湾,喇叭状地形和半日潮水文,导致海湾内水体扩散条件较差,水体半交换时间约90天,比胶州湾、大连湾长一倍以上。沈满洪认为,这些多年前的研究成果能否支撑当前杭州湾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成因,必须由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开展更加全面、科学、权威的调查研究,确实弄清近杭州湾岸海域富营养化成因和机理,沿杭州湾区域各个城市排污总量,制定实施科学的治理方案。

  沈满洪代表为此提出建议:由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开展调研并制定实施科学的治理方案,推动杭州湾区域污染防治工作。而要做的工作有:

  (一)规范排放标准实行总量控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杭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目标要求,规范排放标准,对新增项目实行总量替代政策,从源头上实施管控。

  (二)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治污减排,强化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造纸、电镀、制革、制药等行业排放达到特别限值标准。按照“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村庄全治理、排水全许可”的要求,强化截污纳管工作。巩固提升入海排口、入海河流整治成果,2022年所有入海河流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标准。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创建,强化船舶污染源防治,持续推进船舶结构调整,协同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处置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海洋污染执法监管。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联系,实施资源和监测数据共享,破除信息孤岛。强化对陆源污染源执法监管,对现有的陆源排污企业在线监控平台完善和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所有直排海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并增加总氮指标。逐步建设入海河流及重点养殖契闸在线监控数字化平台,对陆源排污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坚决打击各类涉海违法行为。

  (四)强化考核建立生态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统一实施污染治理实施和总量减排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当地党政领导考核体系,并与项目审批、总量调剂相挂勾。探索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制度和碳汇渔业补偿机制,健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相应制度等。

编辑: 郑皓月

全国人大代表沈满洪:建议由国家层面牵头组织杭州湾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提到杭州湾,人们首先会想到杭州湾跨海大桥。没错,一桥飞架南北,改变了长三角的交通格局,也让杭州湾区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高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