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连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

2019-01-07 11:2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大连1月7日消息(记者张四清 贾铁生 通讯员姚璐)实时监测体征健康数据、及时预警突发疾病的手环;移动眼部控制鼠标方向、微笑代替点击的“眼控鼠标”;消耗一度电、行驶百公里的“环保节能个人小电车”……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产品,全都来自于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发明创造。

  得益于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的探索,大工培养出一大批拥有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年轻“创客”。学校每年有300余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国际)级奖励,每年有30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学生在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等高水平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专利累计2000余项。学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大工是全国高校中较早倡导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教师从课堂教学入手,跨院系成立教改小组,开展“三小一环”(小专题、小调查、小发明,并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改革实践,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协会等学生科技组织,搞起课外科技活动。他们利用废弃的不足三百平方米的一馆地下室作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几十名大学生组成的维修部免费为师生和附近居民维修电器。

  90年代中期,大工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开办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开设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类系列课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纳入教学环节,学生参加创新实践可以取得学分。

  在2003年成立的“大学生创新院”基础上,学校于2007年正式成立独立的二级学院——创新实验学院,是全国首批60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之一。2015年,该学院更名为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出台了《大连理工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郭东明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校长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协调机制,有效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开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局面。

  为了解决学生创新实践场地紧缺的问题,学校提供了创业孵化基地、π空间等供学生创业企业无偿使用,每年投入10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实行免收物业管理费和水电费等优惠政策,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应运而生。2017年10月投入使用的占地73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客基地,按照“创意激发—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场地规划,囊括了“兴趣+”创意激发平台、“项目+”创客教育平台、“产品+”创业孵化平台、“课程+”能力训练平台,是国内首个融双创教育、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基地坚持“创意·创新·创业”相融合的原则、创新工坊实行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的原则、创新创业项目与高水平科研团队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创业团队实行开放与动态调整的原则,学生在这里既能接受课程教育,又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企业交流,还能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此外,一个68700多平方米的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届时全校大学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卢湖川表示,学院将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扩大辐射面,让更多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一流学者切实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指引学生尽快走上创新创业的“主干道”,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对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外部环境,卢湖川院长说:“要与社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让企业、社区和众创空间成为新的课堂,企业家和社会创客成为新的导师。”

编辑: 郑皓月

大连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

实时监测体征健康数据、及时预警突发疾病的手环;移动眼部控制鼠标方向、微笑代替点击的“眼控鼠标”;消耗一度电、行驶百公里的“环保节能个人小电车”……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产品,全都来自于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发明创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