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反贫困高峰论坛在四川凉山州举行

2018-08-26 15:49:00来源:央广网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反贫困高峰论坛在四川凉山州举行。央广网记者 刘涛 摄

  央广网成都8月26日消息(记者刘涛)由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及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反贫困高峰论坛于8月25日在凉山州甘洛县召开,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凉山州扶贫移民局、五粮液集团、广安市岳池县、宜宾兴文县的相关学者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就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反贫困工作进行了探讨。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全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近年来,凉山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大力推进了“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和23个扶贫专项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但当前凉山州反贫困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以甘洛县为例,全县22.77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6.98%,2017年底,甘洛县共退出贫困村117个,目前仍有91个;减贫45385名贫困人口,仍有贫困人口2500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33.88%降至目前的11.54%。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与会专家就如何通过深化现代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组织基础、发展现代化产业和实施互联网+、构筑勤劳致富的先进文化等措施实现深度贫困区的精准扶贫,并针对凉山州的特殊区域情况,提出了很多针对性措施。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就是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实现减贫,坚持开发式扶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特别是中国特色精准扶贫方略为世界反贫困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将充分发挥学院的综合优势,积极调动校内外资源以教育、智力、人才、产业帮扶等工作为重点,助力凉山州、甘洛县共同携手脱贫攻坚。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他认为,乡村组织振兴是农民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现代市场经济是组织经济,现代乡村是组织化的乡村,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是乡村组织。”杨继瑞说,“组织振兴一定要注重协同性,包括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的协同、村组集体组织与行业组织的协同、公司等组织与农户、科技人员的协同、组织内部的责权利协同、组织振兴与多规合一的协同、组织振兴要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协同等六大协同,乡村组织振兴必须要注意系统性与均好性。”在他看来,乡村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新技术对产业和经济的带动作用,如通过搭建农特产品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营销、电商销售的方式,拓宽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贺立龙副教授认为,瞄准机制与施策成本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命题。瞄准不同贫困人口“致贫机理及脱贫需求”,进行长效施策与赋能,才能为之“拔除穷根”。精准扶贫的政策执行效率,取决于“瞄准精度”、“政策效力”与“执行成本”。应提升扶贫供给与脱贫需求契合度,做到精准;弱化救济、强化赋能,规避扶贫“福利陷阱”;激发贫困人口的市场活力与自生能力,“拔掉穷根”。凉山州甘洛深度贫困有特异性,表现为地理贫困与文化贫困交织的交织性,但也有绿色农产品的反贫资源。甘洛县的精准扶贫从短期来看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商网络建设,发展对接成都的大旅游和绿色农业产业链,并长期发展教育、提升教育质量,防止代际贫困。

  本次论坛上,甘洛县委副书记杨更介绍了甘洛县精准扶贫的情况。相关专家就马铃薯产业与凉山州深度扶贫、县域特色农副产品如何借力电商平台打造可持续发展价值链以及地方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实践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编辑: 杜静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反贫困高峰论坛在四川凉山州举行

由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及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反贫困高峰论坛于8月25日在凉山州甘洛县召开,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凉山州扶贫移民局、五粮液集团、广安市岳池县、宜宾兴文县的相关学者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就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反贫困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