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斗的中国人】红与黑——记西溪乡文坳村第一书记郭小平

2018-07-18 09: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遂川7月20日消息(记者李竟成 通讯员李书哲 刘祖刚 李婷)6月16日,记者一行三人造访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村。

  在文坳村的一天,思想和情感都如同潮水一般剧烈地起伏着,被第一书记郭小平黝黑面庞下的那颗赤子之心所打动,不由地心生钦佩。

  那片红——赤诚之心

  郭小平是遂川县医保局驻文坳村第一书记,一个声音宏亮,面庞黝黑的中年汉子。

  经过的山还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塌方痕迹,原来,前阵子暴雨肆虐,也侵袭了文坳。

  面对险情,郭小平和村支书刘礼平和村主任张明锋,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马上断水断电,巡查并转移危险地段的村民。

  他们第一个跑向戴辉银家。戴老汉快80岁了,房子是爷爷那辈儿留下来的祖屋,是全村历时最久的房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深黄的土坯墙千疮百孔。

  

  戴辉银老人原来的土胚房

  老屋虽几乎无法住人,狮子岗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早就为他建好了一套保障房,可戴老汉任由郭小平和村干部动员劝说了无数次,就是不肯搬。

  果然不出所料,三人赶到时,屋后的山体已经在开始塌方,老人在黑灯瞎火中找手电筒,屋子里漫进来的水已经高四五十公分,没过膝盖,郭小平背上老人就冲进了雨里。

  把老人转移到安置点,三人继续检查山体滑坡、劝说村民转移、设置警示牌,带领群众清理泥石流清理路面……就是抽不出身回一趟家。村民们说,只要看到郭书记他们,大家心里就踏实了。

  

  在新的安置房前,戴辉银老人紧紧握住郭小平的手

  文坳村有1100多户,近5000人,145户贫困户,是西溪乡拆除面积最大的村,持续三个月,拆除2万多平方,100多栋主房,零纠纷、零伤亡、零上访,现已顺利通过了县级验收。

  那道黑——黝黑面庞

  熟悉郭小平的人都知道,他很白,可给记者的印象却是黝黑的!“哎,你们不知道,去年我回湖北探亲,半个月后回来看到每个人都晒得好黑啊!”妇女主任王姣春接过了话茬。

  王姣春说的那是2017年 “三通一平”整理移民安置点的基础建设时期,划线、改路,工作量特别大。原先的路土质松软,雨天容易造成塌方,石头要一遍遍地填了之后,才能路面硬化。

  

  走访贫困户张音兰

  经过几个月努力,郭小平和村干部一直操心着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终于2017年底建成了占地70多亩,投资320多万元,全县一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可安置52户。

  整个文坳林地面积占比60%,但比较偏远分散,村道又窄又弯。山里资源丰富,适合栽种茶油和毛竹,路却成了村民们一块心病,现在3.5米宽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种的农产品很容易卖出去。

  大伙真幸运

  在村委会门口,记者碰到正准备带侄女们赶集的贫困户骆传珍女儿阿凤。

  阿凤的婆家和娘家都遭遇了车祸和罹患重病等变故,郭小平得知后,经常开导她要乐观面对,并为阿凤娘家的果园争取了5000元产业奖补资金。

  

  帮阿凤除草

  “郭书记,你可真会宽慰人!大家认识您真是太幸运了!”如今,阿凤开朗多了。

  郭小平坦言,初到文坳才懂得基层工作的琐碎艰辛,才体会到贫困户的不易,便力所能及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长居深山的村民们有个病痛想到县城就医,可不熟悉地理位置、不认识好的医生。郭小平无法亲自领着村民看病,就让单位的80后胡海洋接送文坳村民看病报销。

  

  为张音兰送上并安装电风扇

  郭小平知道,发展产业才能脱贫。下庄组的80后刘春明有养殖技术,就让他去参加县城的创业培训班,现已养殖珍珠鸡400多只,郭小平通过宣传,已经全部销售出去。

  郭小平体建了个微信群,里头只有他和贫困户,能真正倾听到心声,敏感问题也不怕失面子。端午节之前,他提前在群里发布培训信息,以便外出务工人员提前安排,既能参加培训,又能回家过节。

  145户贫困户,都保留着郭小平送的一个杯子,上面刻着名字和电话,以便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和他对接。郭小平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每户几口人吃饭、家里人种植什么、是否成家,甚至连灶台的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这背后,是他密集走访、和贫困户的交心交友。

  血红的夕阳下,文坳村的田野上,总是会出现一个黝黑的中年汉子的身影,他怀揣一棵赤子之心,播种着希望。

编辑: 郑睿

【奋斗的中国人】红与黑——记西溪乡文坳村第一书记郭小平

6月16日,记者一行三人造访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