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贵州桐梓县金秋43万亩方竹采摘助农脱贫惠及20万人

2017-10-11 17:3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贵阳10月11日消息(记者陈屹 通讯员赵军)10月11日,记者从贵州省桐梓县获悉,眼下金秋时节,当地大山深处的近20万群众受益于生态环境转变之下的方竹笋产业,不少贫困群众在方竹笋采摘中实现脱贫增效目标。

  在被誉为“中国方竹笋之乡”的桐梓县大山深处,一群背着背篓的村民,踏着陡峭的山路,将一背背鲜笋从山中背出,满脸丰收的喜悦。

  在桐梓县黄莲乡,穿梭在方竹林中公路上,不断有运输车辆来回对笋农们采收的鲜笋进行收购,这些鲜笋将有公司统一包装销售到江浙一带。一位老乡指着背上的笋子说,“收购鲜笋  145斤,现在跟你算的2.2元一斤,总共是319块钱。”

  遵义市银山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副总经冷正江算了一笔帐,公司每天2两辆农用车在两条线上收购方竹笋,每天收购8-10吨之间,主要是全国的火锅连锁,这块儿量比较大,现在鲜笋在市场上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每个周发货量在40吨左右。

  曾经的笋要将鲜笋背到集镇上销售,如今农民只需要在马路边等候对方前来收购,不但减少劳动能力,而且当天就可以拿到钱了。村民江礼强说,以前要背很远,2个多小时才卖得了笋子,现在有了方便的公路,才出来半个小时就搞定。

  方竹笋成为桐梓县当地群众的主打产业,这要得益于黄莲乡大力实施的方竹低产林改造。湖南洞村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2014年以来,该村实施方竹林新栽种和低产林改造1万亩,改造后亩产值有原来的60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湖南洞村村支书程正孝说,在2014年以前,老百姓的方竹林基本上市自生自灭,很少实现商品交换,贫困一直困扰着用钱困难的人家。

  方竹低产林改造就是砍去竹林中枯老、细小、病害以及竹林密度较大的竹子,使其空间均匀,布局合理,使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当地笋农习惯把它叫做间伐。政府补助给农户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村民唐朝军已完成40亩的三年连续改造,进入采收期以来,他每天早上6点就带着家人要上山菜笋,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

  唐朝军说,一个人每天采摘400斤,按2.5元算,收入就有1000元,他们一家3个人参与采摘活动,每根笋子价格在1到3元之间,一天的收入就有3000元。

  黄莲乡湖南洞村已完成方竹低产林新改、续改5000余亩,预计在明年清明前后,将全面完成1亩改造任务。程正孝说,全村5237亩笋子林,已经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今年预计在村里的贫困户单是方竹笋收入就在5000元以上。

  据悉,桐梓县现有方竹总面积43万亩,今年来桐梓县以大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人工造林21万亩,竹资源占全国同种竹类面积的62%以上,方竹产业已成为桐梓已打品牌产业,涉及竹农近20万人,实现方竹年产鲜笋达1.6万吨以上,预计今年产值基本保持1.2亿元以上。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贵州

贵州桐梓县金秋43万亩方竹采摘助农脱贫惠及20万人

10月11日,记者从贵州省桐梓县获悉,眼下金秋时节,当地大山深处的近20万群众受益于生态环境转变之下的方竹笋产业,不少贫困群众在方竹笋采摘中实现脱贫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