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山西隰县:蓬门今始为君开

2017-09-18 11:0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隰县9月18日消息(记者贺威通 山西台马秀丽 吕晓霞 孙伟)蓬门,距隰县县城30多里,紧邻洪永线,交通十分便利,曾经这里还是大金梨的发源地。然而这里的人们守着宝库却过着穷日子,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如何让老百姓脱贫成了最大的难题。今年4月份,隰县扶贫开发办成为帮扶蓬门村的驻村工作队,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蓬门村又有了怎样的改观?

  贾二虎是土生土长的蓬门村人,今年已经60出头,最近两个月来,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扫帚到村口打扫卫生。见记者到村里采访,贾二虎和记者主动拉起了家常。他说,以前村里有个驿站,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到了金秋时节都愿意到村里贩卖大金梨。一直到解放前,蓬门村还是红军东征毛泽东的路居地。他自己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人日子越过越穷,上访告状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村子也成了谁都不愿意来的乱村、烂村、穷村。说起过往,贾二虎的眼神充满自豪,直到衰败,他的眼神黯淡下来。

  蓬门村耕地面积2849亩,有一半发展果树,但是经济效益却不太好。隰县扶贫开发办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宋亚斌对刚进村的感觉还记忆犹新。“脏乱差是最直观的感受,人们的冷漠也让人未曾想过,给村里人开会,几乎相当于白开,没人愿意朝理你。”

  看着村里的现状,宋亚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从环境整治开始。

  高福海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到现在都能记得驻村工作队来村里开展工作的情景。“这扶贫办的可是不容易了,来咱这下乡,中午都顾不上休息,拿着扫帚、簸箕顶着红日头打扫卫生,人心都是肉长的,村里的人一天两天看不见,十天八天都看到眼里了,就不好意思再乱扔乱倒了。而且人们都跟着主动打扫起卫生,由一开始驻村工作队的事变成了全村人都愿意做的事。”

  宋亚斌说,打扫卫生只是开始,只是让村民的习惯有所改变。脱贫必须得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拥有自我发展的意愿。蓬门村是一个有着红色记忆的村子,这里的人民曾经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要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得从根上调动。

  村容村貌得靓起来,文化广场得建起来,三基建设得搞起来,帮扶措施得实起来,主导产业得立起来,集体经济得壮起来,文化方向得树起来,群众腰包得鼓起来!围绕这八个方面,扶贫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商定,让蓬门村转型发展,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扶贫攻坚的红利,一期是文化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亮化,二期是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舞台故事展演和红色农家乐建设,真真切切都让蓬门人能吃上"旅游饭"。

  说干就干,马上就办。村里没个广场,得在进村的位置修个蓬门战役广场,让人们知道蓬门的辉煌。村里没有文化活动场所,索性将村两委的围墙拆掉,让老百姓到村两委的院子里休闲娱乐。道路坑洼不平,得铺成水泥路,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围墙破烂不堪,得重新维修,于是给村民换新墙排上了最早的日程……

  贫困户高海海和下乡工作队住处离得很近,他说,扶贫办的人还给村子的巷道命了名,画了旅游示意图,让曾经那个乱的不成样的村子有了新面貌。老百姓的干事的精神头足了,奋斗的底气儿也足了,心思也凝成一股绳了。每到晚上广场上成了大家聚集的场所,跳舞的,打乒乓球的,读书看报的,上网看新闻的互不干扰。

  王福旺是村里的一户贫困户,家里三个孩子两个上中职,一个上高职,他说每年最发愁的就是孩子开学,去年家里问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块钱才开了学。今年驻村工作队在了解了他家因学致贫的情况后,就积极协调办理助学贷款,申请雨露计划,还帮助他家入股了大象养殖集团,每年可分得7500元的分红,孩子们开学的费用也不像往年那么紧张。精准扶贫让孩子有学上,让他家有希望脱贫。

  在脱贫攻坚办公室,宋亚斌让记者看起了村里的地图,蓬门村历来就有栽植梨树的经验,今年扶贫办协调果业部门特意给村民新栽了300多亩玉露香和200余亩优质核桃,还给安装了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可以有十多万的收入,这些收入全部用来精准扶贫。如今村里的人个个都是讲解员,以后将在红色教育、红色展演、毛泽东彭德怀路居地布展、老乡讲红色故事、老区红色农家饭、老区土特产、老区支边手工艺品、红色服装留影等等系列红色旅游文化上做文章,让游人采摘系列时蔬水果、善行骑行等活动。

编辑: 郑皓月
关键词: 隰县;蓬门;脱贫

山西隰县:蓬门今始为君开

蓬门,距隰县县城30多里,紧邻洪永线,交通十分便利,曾经这里还是大金梨的发源地。然而这里的人们守着宝库却过着穷日子,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如何让老百姓脱贫成了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