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湖南醴陵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记者手记之曾经的养羊第一人“泥拐子”

2017-05-15 13:40:00来源:央广网

  5月13日 晴

  从记者的驻地出发,一直向前,翻过一座山,沿着新修的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继续走,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下就是记者前几天采访过的邹生龙的家,而顺着他家继续往山的深入走,不远处就是今天的采访对象的家。

  他叫谭金生,这间屋子准确的说应该是他的亲戚家。

  

  来采访之前,驻村的工作组跟他通了电话,听说记者要来,他说什么也不要我们去他自己的家里,说山路不好走,到他的家里太不方便,其实沿着小路再往山里走上两公里就能到他家,只是再往深处去就没有路了,而老谭一家人就是在这样一个没路的地方生活了几十年。

  和工作组的同事来到他家的时候,他们都叫老谭“泥拐子”,周队长跟记者解释说,这是村里人叫他的绰号,而且“拐子”在土语里面也有有一些小聪明的人的意思。

  

  说起这个绰号,老谭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说“我是最开始想到在村子里养黑山羊的”,据他自己讲,早在2005年之前,他就在村子里搞起了养羊的营生,“最多的时候我有48只母羊,总共200多只”老谭说,2010年前后,他养羊一年可以赚到2万多元,这在当时的村子里绝对算得上很富裕的,同行的工作组周队长也笑说“泥拐子可是村里养黑山羊的第一人啊。”

  然而,2012年一场羊的瘟疫,几乎全村的羊都染上了病,怕损失太严重,老谭不得已陆续把他养的羊低价处理掉,只留下了几只圈在家里,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严重的肾病和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连爬山放羊的能力都没有,也恰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重病在床,治疗自己和父亲的病几乎一夜之间花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让这个原先光景不错的家庭变成了贫困户。回想起那段日子,老谭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点上一支烟说“这就是命吧,我命里没有啊”。

  老谭有个女儿贝贝,今年11岁,小学五年级,就在官庄镇里的小学上学。

  

  村子里曾经的学校因为生源太少已经撤掉好多年了,所有村子里的孩子都像贝贝一样要去镇子上寄宿学校,这里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允许寄宿,学校里也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大大减轻了附近村子孩子们上学的困难,“平时都什么时候回家?去学校方便吗?要多久啊?”记者问,老谭指着屋子里停着的一台摩托车说“周五下午接她回来,周日下午再送她回去,这个摩托就是专门为了接送她买的,以前路没有通的时候过去要两个小时左右吧,现在门口的路修好了大概不到一个小时”。

  

  说起未来,老谭说他属于贫困户里面分散安置的那部分人,今年年底就会搬到醴陵市相对富足一些的东乡去,那边的房子在工作组的协调下很快就能建好。“等搬过去之后,我打算养一些石蛙,现在说这个东西价格还不错”老谭说。

  起身告辞的时候,贝贝和老谭一起把我们一行人送出屋子,我拉着贝贝问“以后长大了想做什么?”“演员!”“为什么?”,贝贝没在回答,跑回爸爸身边,父女俩笑得很开心。

  

  回来的路上,和工作组周队长聊起老谭,他说“他是这个村子里少数很聪明的人,不是生病的原因也不会过成这样,等搬到东乡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帮助他把石蛙的事情搞下去。”(央广记者:宋贺)

编辑: 杜静
关键词: 调研;养羊;泥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