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极寒高铁上的“轨道医生”

2017-02-08 13: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沈阳2月8日消息(记者郭威)进入高铁时代的春运,人们出行需求越来越高。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守护高铁和旅客安全的生命线,有这样一群铁路人,他们与星月为伴,与极寒相随,像医生一样“望闻切诊”,细心地呵护着高铁线路的健康。

  高铁轨道“体检师”:李树明

  2017年2月7日零时,哈大高铁173公里高架桥上寒冷料峭。桥下,沈阳高铁工务段探伤车间鲅鱼圈工区的李树明和班组的6名探伤工正“待命”出征。

  “滴滴滴……”一阵阵有规律地报警声扰动了寂静的夜色。零时30分,“天窗”施工命令后,李树明带头和工友们手提肩扛着探伤设备登上十米多高桥梯进入作业现场。前几天辽南地区降雪让线路染成白色。他们踏着残雪,一边推着探伤仪缓步而行,一边双眼紧盯着显示屏上的声波曲线,开始为钢轨“会诊把脉”。

  高铁钢轨的质量,直接关乎动车组的安危。钢轨探伤采用以探伤车为主、探伤仪为辅的探伤方式对正线钢轨进行周期性探伤,作业者要推着十几公斤重超声波钢轨探伤仪,自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李树明就长年累月守护在管内长达几十公里的钢轨线路上。

  “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李树明诙谐地道出探伤工作的艰辛。在4个小时的“夜窗”内,他要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检测高铁线上的每一厘米钢轨,探伤小车时而发出清脆的“滴滴”声,他都要认真地观察着屏幕上不停跳动的曲线。在报警处反复推送着探伤仪。多年排除钢轨隐患的经历,使他练就了高超的探伤“医术”,可以准确地诊断钢轨“病情”,成为享誉该段的行家里手。

  “用探伤仪查找、发现钢轨上肉眼看不见的伤损和裂纹,就像医生给病人做体检一样,一旦出现漏探那就是事故。”李树明边盯着探伤仪边说。

  高处不胜寒,在离地面十几米的高架桥上,冬夜里的寒风更加无情。李树明他们虽然全副武装,但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嘴里呼出的哈气结成了霜,染白了作业人员的眉毛,挂满了帽檐。

  即便如此,在钢轨焊缝探伤检查时,李树明还是毫不犹豫地摘下了手上厚重的手套。“带上手套探头拿不稳,探头和钢轨接触不充分,容易漏掉隐患。”李树明解释道。因为他心里明白。“高铁安全无小事,不能有一丝侥幸心理,不漏伤、不误判、准确检测每一处伤损是探伤工的责任所在。”

  线岔病害“诊断师”:张志涛

  1时10分,与李树明作业点相距几公里外的鲅鱼圈站内灯火通明。检查车间作业人员张志涛通过班前点名、网外清点等安全卡控措施来到测量地点,开始架设调试安博格检测仪,调平、启动激光等一系列操作。这位获得过全局高铁工务系统精测工技术状元称号的年轻人,弄摆起仪器来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在高铁维修作业中,每次动道作业前都要使用安博格进行精密的测量,作业人员要用轨道精密测量控制网对高铁线路进行精确测量后,再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一个轨道模拟调整数据,为后续维修作业提供准确的动道数据。

  “在高铁线路两侧,每隔50米左右便设置一对CPⅢ(轨道控制网)控制点,轨道测量仪通过CPⅢ控制点进行定位、测量,形成三维定位,检测线路中心坐标及钢轨几何状态偏差,只要在轨道上推过,即便是0.1毫米的微小误差都能找出。” 张志涛自豪地说道。

  张志涛将全站仪对准远处球形棱镜进行人工打点,灵活手指在全站仪密密麻麻的键盘上不断的敲击着。不一会儿,全站仪底座和目镜同时360度自动旋转起来,为其它的6个观测点进行自动定位。

  此时,气温已经接近零下近20摄氏度,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为保护好价值不菲的全站仪,即便是冻得浑身发抖,可张志涛仍然纹不动地挡在仪器前。

  “全站仪和与它搭配使用的轨检仪非常精密尖端,对外部环境要求极高,如果保护不好影响采集的信息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就必须重新测量。否则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不能用了。” 张志涛解释道。

  “哗啦啦……”看到小车上的电脑屏幕上显示连接成功的信息,作业人员徐晶推着安博格小车开始采集线路数据,小车在轨道上滑行的声音在夜空中不断回响。

  “只有做到毫厘必精,才能确保春运万无一失。”张志涛说。看徐晶完成数据采集后,张志涛扛起全站仪一路小跑奔向下一处测量地点……

  

编辑: 郑皓月
关键词: 极寒;高铁;轨道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