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芦笙飞歌绕新村 苗家乡愁此处寻

2017-02-01 10:4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贵阳2月1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记者张艳)芦笙一亮天地摇,欢欢喜喜过大年。在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舟溪镇新光村,芦笙不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乐器,也是他们浓浓年味的储备;当高高低低的芦笙响起,苗家人吹出了寨子里深深浅浅的乡愁。

  走进贵州凯里市舟溪镇新光村,一眼望去,苗家吊脚楼与现代新农村楼房并肩而立,一阵阵芦笙从半山苗寨悠扬飘过。临近年关,别的地方都在打糍粑、熏腊肉、写春联、备年货时,这里的人们却多了一件事儿,老老小小拿着芦笙不放。村支书潘田源说,新光村每年有一两百人在外务工,过年的时候几乎都要回来,就是为了赶上这正月里的芦笙节,“打工一年,一方面春节的时候回来跟父母团聚,另外一个来参加这个节日。比如说还没结婚的,回来过这个芦笙节找对象也方便。”

  腊月二十六,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村里要去参加芦笙节的青年都会在这时候把自己的芦笙拿出来,没事就吹练首曲子,一是熟悉曲调、练习气息,二来也是测试音质好坏,做最后的修整。也正是这个时候,新光村里芦笙作坊里最为热闹。

  在潘炳先的芦笙作坊里,他的小儿子潘星承正在给前来修芦笙的杨事龙调校音质。吹奏两声,感觉不对,取出簧片拨弄几下再试,看似简单的工序,反反复复不知几次。杨事龙在一旁专注地看着,无比安心,从雷山县赶了几小时车程到这儿的疲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春节了,我们那边也在弄苗族文化活动周,就有芦笙比赛,今天就把这些芦笙带过来修整一下音质。他们这个村子全都是会制造芦笙这种,都是很出名的,所以我们也是千里迢迢从那边赶过来,宁愿远一点也喜欢要他们这种芦笙。”

  新光村有着400多年的芦笙制作历史,凭着在芦笙制作上的独树一帜,成为远近闻名的“芦笙之乡”。

  32岁的潘星承,长年在北京深圳等地做民族特色演出工作,过年回家除了有对亲人的思念,更是因为家乡芦笙节对他来说意义更甚。1月16号才刚回到村子里,他就急着在家里帮着父亲制作芦笙。

  看着儿子在一旁专心地制作芦笙,72岁的潘炳先在一旁笑得很开心。在父亲看来,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血脉的延续,“以前就是我的父亲,父亲死了我就来当,这下我也老了就交给小孩当,感觉就是一辈传一辈就把我们祖祖辈辈的不失传。”

  借着父亲做好的芦笙斗,自己制作簧片、再选好竹子组装,回家不到十天,潘星承已经做好了5把芦笙,因为对芦笙的热爱,他每天都要做到深夜一点,不困就不睡觉。潘星承说,他想自己做一把属于自己的新芦笙,今年带着去芦笙节上演奏。

  离家多年,长年从事民族特色演艺工作的潘星承积累了很多经验,也让他渐渐明白,事物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因为这个芦笙根据时代的不断的创新,你才能把这个芦笙文化发扬更光大,然后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芦笙来源什么,所以我讲不做就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得更好那种。”

  新光村里,像潘星承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离家十多年的潘海明就在雷山西江苗寨做芦笙演奏工作,虽然离家较近,但因为工作繁忙,潘海明也只能借着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到村寨看看,在他看来,过年吹芦笙才是苗家人的年味,“中国的过年,跟家里一起过才是最开心的,加上回家过年我们是少数民族苗族的,过年的时候从初三到初二十都有节日。所以我们也是吹芦笙过年。”

  同样一直在外从事芦笙演奏的潘远昌今年早早带着妻子和三岁的儿子一起回到了家,他说自己在外工作时,最想念的就是过年回家吹芦笙,今年正计划着教儿子吹芦笙,上场表演。

  过去,芦笙制作是新光村人赖以生存的饭碗。而近年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建设,老百姓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新光村也被打造成了美丽乡村。芦笙,依旧是所有新光村人的乡愁与念想,芦笙节,依旧是新光村人最重要的节日。村支书潘田源:“我们苗族的最隆重的节日就是芦笙节,每个人到春节到芦笙节的时候大家都踊跃来参加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

编辑: 邵柳
关键词: 芦笙;苗家;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