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春走基层:山东平度“第一书记”王刚的“帮扶脱贫经”

2017-02-01 08:4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青岛2月1日消息(记者王伟)从政府机关到田间地头,“第一书记”们带着组织的重托来到农村,他们如何适应农村的工作、生活?记者近日来到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前吴家村,探访驻村“第一书记”王刚的在帮扶脱贫中的“转型历程”。

  在前吴家村村民吴国成家,45岁的老吴和来看望他的“第一书记”王刚拉着家常。吴国成说,他因右腿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4口人全指望妻子一人打工维持生计,供应两个孩子上学。去年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几千元的学费,愁坏了一家人。得知情况后,王刚联系了几家爱心企业开展义卖,为老吴筹了1万块钱的善款,解了老吴的燃眉之急。

  

  王刚告诉记者,他2015年6月从青岛市机关事务局被选派为前吴家村“第一书记”,当时村里有四户像吴国成这样的“贫困户”,村集体账上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回想起2015年6月刚到村里时的情景,王刚依然历历在目:杂乱的街道、破旧的村委大院、等待解决的众多民生问题......前吴家村是青岛市经济薄弱村,村庄自然资源匮乏,民生欠账严重,发展后劲不足。

  如何帮助他们脱贫,并让负债的村集体有稳定的收入呢?凭着年轻人的锐气和十足的干劲,王刚一到村里就提出了“开源节流促脱贫”的发展思路,但是乡亲们的反应却让他碰了一个“软钉子”:“包括村民交流起来有点犹豫,我想这是怎么回事?思路还是不错的,一方面开源,一方面节流。”王刚说。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王刚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对脱贫目标能否按期完成村干部有畏难情绪;而村民们有许多民生难题没解决,心里对这个“上面”派来的年轻干部没有底,对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口号并“不感冒”。

  王刚并没有气馁。作为“第一书记”,他从抓好村党组织班子建设入手,宣讲上级脱贫攻坚精神增强信心,带领学习农村干部工作制度严明纪律,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升了党支部做好群众工作、依法依规办事、带领发展致富的能力。利用局筹资金4万元按规范化标准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党员联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村务监督公示等制度,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党员“归队”。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引领发展功能明显增强,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民生工程建设等村庄事务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王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入手,积极筹措资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筹措40多万元为村里安装了净水设备,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对村庄4条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联系爱心企业开展义卖,资助6名困难家庭学生完成了学业。民生诉求得到解决后,村民们纷纷议论,认为这个第一书记还比较“靠谱”,相互之间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

  

  

  村委班子凝聚力强了,村民们心气顺了,底气足了,王刚也能放开手脚,带领大家实施他的“开源节流促脱贫”发展路子了。在“开源”方面,整合扶贫资金90万元,交由平度城投公司保本付息,确保村庄每年集体收入不低于5万元;针对村庄农业发展中的水利灌溉瓶颈,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建成拦河坝一处、机井4个,铺设农业灌溉输水管道8000米,硬化机耕道1000米;利用局筹资金6万元,整修贯通村庄老旧灌溉管道1500米与输水管道对接,为发展农业提供水利支撑,以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预计村民年可增收80万元。

  在“节流”方面,发挥单位节能管理职能优势,筹集资金10万元,在村委办公室屋顶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用于村委办公、村庄路灯和工程用电,剩余发电量并网销售,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筹集资金5万元,对全村15000米生活供水管道进行了改造,杜绝了跑冒滴漏,通过“节流”村庄年节省费用近3万元,王刚又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在村庄发展了速生杨2500棵,持续增加集体收入。

  2016年6月,第一年挂职期(2015年6月-2016年6月)结束后,面对组织的信任和乡亲的挽留,王刚克服家庭困难,毅然决定留在村里再干一年。

  王刚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城市长大,刚到村里时,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确实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转型。为了工作方便,他放弃了住在镇上的宿舍里,带着被褥住在了条件简陋的村委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住宿。“这一年多吃过的方便面加起来比过去十年吃的都多。”王刚感慨的说。

  克服生活上诸多不便之后,王刚又遇上了工作上的“新秀门”。王刚说,刚开始连当地的方言听起来都困难,有时和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村民交流起来非常困难。为此,他还专门改变口音,学了一些当地的方言土语。“有时候用普通话和村民们交流,会让乡亲们有隔阂感。”王刚说。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转型,王刚已经融入到了村里的生活,工作也取得和很大进展。截止到2016年底,村中四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庄的集体收入由挂职之初的0元,达到了现在每年6.5万元,村庄也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前吴家村由原先的落后村发展成为今天的先进村,在大泽山镇对82个村庄2016年度工作考核中,前吴家村获得综合考核先进村庄和精准脱贫工作先进村庄荣誉称号。

  这一年半的工作经历也让王刚明白,做好第一书记,必须要做好从机关干部向纯朴村官的转型。现如今碰到机关的熟人,他寒暄的方式也从当初的“去村里”变成了“回村里”。

  把自己定位为“村官”的王刚也开始盘算起村庄下一步的发展路子:“和村两委一块琢磨,下一步积极稳妥的发展高效农业。发展一些经济作物,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增收,带动农民的增收,也促进集体收入增加。”

编辑: 邵柳
关键词: 走基层;平度;第一书记;帮扶脱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