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牧歌]新疆牧民冬季大转场记者亲历之六:到达冬窝子(图)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真是又冷又饿(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乌鲁木齐12月9日消息(记者刘钦 张雷 肖源 刘飞 张程 罗成 伊犁台记者王美涵)转场第五天,因为天气预报说午后又会有一场大雪,凌晨2点,巴哈就叫我们起床赶路。再次披星戴月上路,天空中又有繁星陪伴,尽管寒冷依旧,也许是想到就要见到妻儿,巴哈的脚步似乎轻快了许多,我们只能紧紧跟上。

  披星戴月走了5个多小时,零下十五度的气温在荒凉黑暗的戈壁滩上,身体的感觉好像有零下三十度。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寒冷的夜行,厚重的皮大衣穿在身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迈出一步都感觉困难,汗水不知不觉就流了出来。累了,热了,就把皮大衣脱下来,里面的防寒冲锋衣根本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不一会儿又后背透凉。几番洗桑拿似的折腾,又冷又饿的我们就感觉撑不住了,凌晨7点多,只好给在温泉县城住宿的同事打电话,请他们送些热水和食品来。

  我们硬撑着或走或趴在马背上走了近两个小时,同事们才开着车,带着暖壶和等着早餐点开门买的热腾腾的包子和油条赶来。这时,朝阳从东边的山上升起,映红了满天云彩,我们却无心欣赏如此美景。

  终于,我们在下午13点,赶在又一场风雪来临之前来到了巴哈的冬窝子,这次转场的终点。

  迎接我们的是一只牧羊犬欢快的吠声,跟随巴哈一路转场的牧羊犬飞快地冲到最前面,两只牧羊犬一问一答似的吠声,好像是在叙旧,又好似在通知屋里的主人:巴哈带着羊群到了。

  果然,一个年轻漂亮的哈萨克姑娘第一个出现在门口,巴哈自豪地告诉我们:那是我媳妇。

  与媳妇打了个招呼,巴哈便怀里踹着早上我们给他但没舍得吃的包子进屋了。

  巴哈20岁的媳妇告诉我们:她们在冬窝子已经一个多月了,她和2岁的儿子知道中午一家人就能在冬窝子团聚,早上6点天不亮就起床了。儿子一个多月没见爸爸了,她现在又怀了巴哈的第二个孩子,已经8 个月了。

  巴哈媳妇和丈母娘先忙着烧奶茶,然后就忙着做饭。巴哈媳妇行动不方便,只能给妈妈做帮手,一起做好了一顿丰盛的饭菜,犒劳辛苦数日的巴哈。

  巴哈坐在暖和的炕上,一边逗儿子玩,一边跟我们聊天。巴哈告诉我们:原来爸爸转场赶羊的时候,妈妈一起走过。媳妇从来没有和我一起转场,太辛苦了,所以不让她来。

  在冬窝子的家中,我们打开电脑,把跟随巴哈转场的照片给他媳妇看,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丈夫在漫天风雪中艰难跋涉,不由轻声抽泣起来,我们也不由眼眶湿润。

  因为媳妇怀孕,这个冬天要回到果子沟牧场的定居点待产,那里有卫生院,离霍城县医院也近,不能与巴哈一起在冬窝子过冬。这个冬天,与巴哈相伴的只有他的牛羊马和牧羊犬。

  和记者分别前,巴哈特意要求对着采访话筒,录下一段话。他说:明年冬天不想转场了,苦太大。

  巴哈结束了他的第十次冬季转场,我们也结束了采访。临行前,我们把随身携带的收音机送给巴哈,希望在未来的转场途中耳畔能多些声音的陪伴。他有些羞涩的感谢我们,说没什么能送给我们,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北京。我们强忍住泪水,就地捡起一块石头,对他说,这是我们在转场的牧道上捡起的石头,我们会把它带回北京,给朋友们讲你和牧民的故事……

  

  记者手记:

  这次为期五天的伴随式转场报道经历,或许是我们记者生涯中永远难忘的记忆,它让我们明白,新闻报道不是同情与恩赏,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读懂,唯有感同身受,方有切肤之痛。

  于我们而言,跟随全程转场也许一辈子就这一次,但对巴哈来说,还要再经历几次这样的转场,他也不知道。

  从2008年开始,新疆的牧民安置定居工程便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巴哈也过上了半定居的生活。再过五年,便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年头,那时的巴哈,也才刚过而立之年。巴哈的生活会更好吗?我们期待着。

  未来,巴哈希望儿子上大学,不要再像他这么辛苦地放羊、转场,也许在下一代,传统意义上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转场的草原牧民便会淡出这个世界?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编辑:竹立志作者:  日期: 2014-12-10 09:36:00
标签: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