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家农村文化礼堂 建成农民精神家园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路桥管前村文化礼堂内,戏迷们正在表演(央广网记者 李佳 摄)

 

    央广网台州3月22日消息(记者 李佳)1337家农村文化礼堂,如繁星缀满浙江大地,在青山绿水之间,在白墙黑瓦之下,浙江农民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家乡不再是文化贫瘠之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精神文化的“家园”。

  2013年初,浙江省政府将建设一千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当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2013年3月,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正式启动。截止目前,浙江已经建起了一批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农村文化礼堂在原有文化阵地单纯的文化娱乐基础上,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丰富充实了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3月20日,记者走进路桥金大田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当地正在举行“耕读礼”,耕读堂里传来一阵阵稚子朗朗的吟诵声:“耕读传家为祖训,世代书香、戒奢戒傲、勤俭持家……”。金大田村自明代始迁,即以耕读传家,世代书香,科名鼎盛,民风儒厚淳朴,其文化礼堂建设结合了古村落保护和田园式生态公园,打造了耕读堂、文化长廊、乡村记忆馆等特色设施,让这里成为了村民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谈起这座农村文化礼堂,村民们都很自豪,人人都能跟你说起一段村里的历史和引以为傲的祖训。

  路桥路北街道的管前村文化礼堂,前身是香烟缭绕的显应庙,现在则是弘扬新风的殿堂。显应庙建于1903年,一百多年几经变迁,2003年,管前村将显应庙改建成农民文化俱乐部,红红火火地“种文化”。2013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开始后,管前村文化俱乐部再次启动“升级”——除了扩建文化广场和改造门球场,还增加了礼堂、讲堂、公堂、村史廊、民风廊、荣誉廊、文化廊、公告廊等板块。村里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开展健康知识培训、体育和“春泥计划”等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当地村民的“文化之家”。

  而在路桥西夏村又是另一番味道,舞龙是西夏村的一大特色,西夏村的文化礼堂建设则是以“龙腾西夏、盛世飞黄”为主题,弘扬西夏人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几十年前的西夏村村民靠着舞龙来维持生活,随着村民们慢慢富裕起来,舞龙的传统几乎中断,2013年,西夏村将村部大楼改建成文化礼堂后,村民们自发的把家里收藏的舞龙器械捐了出来,有了文化礼堂的存在,西夏村的龙精神可以继续流传。西夏村原村书记陈官福说,“如果不传承下去,后人就没人舞龙了,现在我们在文化礼堂里把它活跃起来,要一代一代把它传下去。”

  浙江各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已成为农民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成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化阵地。太极、舞龙、莲花等传统民俗在文化礼堂里得到传承;开蒙礼、成人礼、祈福迎新礼、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因季而作,一批传统礼仪在农村得到重生。

  今年,是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质扩面之年,浙江省政府继续将此项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并确定了1000家的目标任务。

  昨天上午,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台州市路桥区召开,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也对新一年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今年的文化礼堂建设要求从“凝魂”上下功夫,立足满足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也要强化内容建设,在“固本”上下功夫,进一步充实、丰富、创新农村文化礼堂内容,推动教育、乡风乡愁、礼节礼仪、文化文艺进礼堂;还要着眼可持续发展,在“强基”上下功夫,坚持设施建设标准化,运行管理制度化,队伍支撑多元化;同时也加强组织领导,在“聚力”上下功夫,统筹协调、工作指导、资源整合、宣传推广要到位。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刘明霄  日期:2014-03-22
标签: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精神家园